美国数字资产监管环境在2025年迎来历史性转折,多个关键政策同时进展,为数字货币及区块链行业提供了前所未有的法律确定性和发展机遇。5月底刚刚发布的CLARITY法案草案计划全面重塑美国数字资产市场监管架构,显著扩大商品期货交易委员会(CFTC)的权限,同时明确了数字资产的分类标准。紧接着,证券交易委员会(SEC)发布的质押活动指导文件进一步澄清了许多基于权益证明(Proof-of-Stake,PoS)的质押业务并不构成证券买卖,为节点运营者和服务提供商带来清晰监管边界。与此同时,劳工部正式撤销了2022年针对401(k)退休计划中加密投资的警告政策,显示出政府对加密资产更加中立和开放的态度。这一系列政策不仅回应了行业多年来的诉求,更在稳定投资者信心、推动创新应用等方面发挥积极作用。 首先,CLARITY法案作为新一代数字资产市场结构立法,来自五位共和党和三位民主党众议员联合推动,扎根于以往拟定的FIT21框架基础,目的是解决美国数字资产监管模糊不清的问题。
该法案核心在于定义两类数字资产:“数字商品”和“投资合约资产”。“数字商品”指那些与区块链系统紧密关联,其价值主要源于其在区块链上的使用功能,如转移价值、参与治理、支付费用及验证交易激励等。法案排除了一些特定类别资产,包括允许支付的稳定币、受监管衍生品、银行存款以及某些证券类型,明确这些资产不属于数字商品的范畴。另一方面,“投资合约资产”是指基于投资合约形式售卖的数字商品,反映的是特定交易关系而非代币本身的属性。该定义为数字资产在不同发行及流通阶段提供了灵活且明确的监管路径。 该法案还赋予商品期货交易委员会对数字商品现货市场监管的主要权力,涵盖交易所、经纪商及中介等多个环节,标志着CFTC在数字资产领域的监管角色显著提升。
通过引入新的资本融资豁免条款,允许美国注册实体在满足一定条件下进行数字商品发行融资,法案旨在激发创新并增加对开发商和投资者的保护。具体要求包括限额措施、详细的前办披露义务以及对“成熟区块链系统”的认定标准,确保市场透明度与风险控制。 与此同步,SEC的质押监管指导为权益证明网络的运营者及用户提供了正面信号。此前,质押因涉及资产托管与奖励分配等环节,监管身份存在争议,影响相关服务的合法开展。此次SEC明确指出,许多“协议质押”行为不涉及证券的买卖,主要涵盖用户本人节点自质押、用户资产托管但自行保管私钥的委托质押,以及托管质押三种模型。关键判断依据在于质押奖励源自于被视为网络服务的管理性或行政性活动,而非他人创业或经营努力产生的利润,从而不少质押服务被认定不适用Howey测试中的“他人努力”要素。
此外,SEC还强调非质押类服务如惩罚保护、小额合并等若不承诺固定回报,亦不构成投资合约。该指导虽然不是正式委员会决定,但在业界引发广泛积极响应,降低了合规风险。 另一项深受业内关注的政策是劳工部撤销其2022年发布的戒慎加密资产进入401(k)计划的指导意见。此前该指导强调计划受托人在引入加密资产时应极度慎重,否则可能违反受托职责,导致计划管理风险和潜在法律责任。此次撤销表明监管机构转向中立立场,不再默认加密资产投资存在不可接受风险,而是鼓励受托人根据具体情况、风险容忍度及投资目标自主决策。这为退休投资路径中纳入多元化资产提供了政策空间,也可能带动更多机构级资金流向数字资产领域,带来长期正面效应。
在联邦政府层面,美国副总统在拉斯维加斯举办的Bitcoin 2025大会上发言,再次强调其支持以利于创新且明确的数字资产监管框架。他指出应消除行业发展障碍,终结所谓“制裁行动2.0”,推动稳定币立法,促进市场健康并保护消费者利益。副总统还表达了对全面市场结构立法的支持,助推美国在全球数字资产竞争中保持领先。政府层面的积极信号无疑提升了业内信心,也为未来政策协作奠定良好基础。 综合来看,CLARITY法案、SEC质押指导和劳工部政策调整构成美国数字资产监管体系调整的三大支柱。它们共同体现了对技术创新与风控监管关系的理性平衡。
CLARITY法案通过充分明确资产分类与监管责任,降低法律不确定性,鼓励更加合规的资本形成和市场运作。SEC通过划定质押活动边界,为区块链网络的去中心化验证机制及相关服务保驾护航。劳工部则解除了机构投资者引入数字资产的顾虑,推动数字资产融入更广泛的投资组合,促进资本市场多元化与长远发展。 不可忽视的是,这些政策的出台离不开行业多年来积极的沟通推动及技术生态的发展演进。数字资产市场参与者正逐步从摸索阶段步入规范发展阶段,监管机构对区块链技术及其应用理解不断深入,监管思路也逐渐从禁止和警告转向支持与规范。在未来,数字资产的发行、交易、质押、信托与投资环节将有更加清晰、合理的规则,更多创新项目和投资机会将获得孕育与实现的空间。
然而,未来监管政策仍需持续跟进技术进展与市场变化。当前CLARITY法案草案尚需经过国会听证、委员会审议及全院表决,细节和执行方式可能会有所调整。同时,SEC也提醒市场尚有部分质押类型(如流动质押、再质押)未涵盖于指导意见中,未来相关监管仍在探索。此外,稳定币市场发展快速,也亟需全面立法予以规范。各方对监管沙箱、跨部门协作、国际协调等方面均寄予厚望。 总结而言,美国监管层面对数字资产采取了务实创新的态度。
发布CLARITY法案草案、SEC最新质押指导以及劳工部撤回401(k)加密禁令三大政策的汇聚,标志着美国数字资产监管进入新时代。通过兼顾金融创新激励和风险防控保护,展现了塑造健全市场环境、增强投资者信心的积极信号。未来,持续关注政策进展及其对行业的影响,将对市场参与者制定投资策略、合规布局及技术研发具有重要参考价值。随着监管法规愈加成熟和明确,美国有望巩固其全球数字资产创新高地地位,引领数字经济新潮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