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十年前MSI推出首款带有RGB灯效的X99A Godlike主板开始,RGB灯光便迅速席卷整个PC硬件领域,成了玩家装机不可或缺的潮流标志。过去,PC内部灯光的实现依赖冷阴极荧光灯(CCFL),这类设备颜色有限且安装繁琐,而且灯管刚性不易裁剪,配合专用逆变器的体积和粘胶的易掉落,限制了灯光效果的多样性和自由度。必要时更换颜色常意味着重新购买一整套冷光管,兼容和空间上也存在不少烦恼。RGB的出现则彻底改变了这一局面,用户能够轻松通过BIOS或主板专用软件调整颜色,在硬件发光方式上实现了高度灵活和个性化。市场反应强烈,不同厂商很快加入RGB大战,尤其是Gigabyte旗下Aorus系列主板大规模装备灯效,照亮了从主板到内存、显卡乃至电源和散热器的大量硬件。机械键盘的背光也从单色过渡到RGB,鼠标、鼠标垫甚至游戏本也未能幸免。
在2020年代初,RGB灯光几乎覆盖了玩家可见的所有硬件空间。富丽且炫目的灯光配合多玻璃侧板“鱼缸机箱”设计风靡一时,为硬件呈现添色不少。尤其疫情期间居家时间延长,玩家们将更多预算和热情用在打造五光十色的游戏主机上。2022年更迎来了RGB灯效技术的极致体现:Lian Li和Hyte等品牌推出多侧玻璃机箱,将内部硬件陈列如展品般尽收眼底,Strimer V2等RGB彩虹电源线更成显眼装饰,令RGB热潮推向顶峰。然而随着时间推进,RGB的高热度逐渐消退,玩家的审美与需求趋向理性和多元。颜值虽重要,但性能、散热和稳定性成为更多硬核玩家优先考虑的因素。
灯效软件的碎片化和兼容难题也造成一定头疼,玩家若拥有多个厂牌灯光硬件往往需要安装多款软件,对系统资源和使用便利带来负担。即使现代硬件允许关闭灯效,关闭过程依然繁琐且不够统一。另一方面,部分用户对灯光带来的视觉干扰感到厌倦,更青睐低调、简洁甚至全无灯效的设计路线。近年来,市场也开始投向更“隐逸”风格的产品,如Lian Li的Lancool 217和Fractal Design的North系列机箱,它们有意弱化或去除灯效,玩家可自由选择是否搭载RGB风扇,节省开支的同时获得个性化空间。更令人欣喜的是,计算机硬件制造商开始顺应这一趋势,推出更多无灯或可选灯的产品线,满足不同玩家的需求。2025年Computex展会上,传统RGB灯效仍存在,但不少高端主板选择不集成RGB灯,更加注重性能和稳定性,而留下灯光接口供用户按需添加。
甚至灯效巨头Hyte推出新机型X50,主打色彩多样且无RGB灯光,昭示着“过峰”的RGB时代正在退场,替代它的可能是全新的个性化装饰理念。值得关注的是,屏幕装饰正在成为继RGB之后的新科技亮点。带有LED小屏的水冷散热器、内存条甚至风扇开始普及,实时显示温度、系统信息或动态灯效,为机箱内饰增添多层次视觉体验。预计2026年我们亦将迎来更多屏幕化硬件设计,它们不仅满足视觉美感,更提高实用性,结合用户信息展示与独特灯光效果,推动PC aesthetic从单纯的光色玩乐迈向信息交互与美学融合的新时代。尽管不少隐士玩家为告别RGB繁杂渐趋欢欣,但RGB灯光依然有其拥趸,未来仍将在市场维持一定地位,作为情怀与个性的表达载体存在。对于硬核装机玩家而言,现在更多选择和灵活度意味着理想的DIY空间,既可拥抱极简静谧,也能延续闪耀炫光的风格。
RGB曾经将PC硬件美学从性能单一向视觉体验延展,营造出十年光辉岁月。而如今,经过光影洪流的洗礼,隐逸派玩家向着更纯粹且多元的装机时代迈进。未来的PC装机市场会是RGB与去RGB玩家共存的新生态,个性化与实用性的平衡点将更加明确和丰富。选择低调精致或绚丽多彩,玩家们有更多自由,为自己打造专属的理想战机。RGB光彩虽稍减弱,但电脑硬件的炫丽表现已不再局限于色彩灯光,而是向着智能、多功能融合的新时代稳步迈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