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特币作为加密货币市场的龙头资产,其供应与需求的变化始终引发广泛关注。近期,由Fidelity Digital Assets发布的报告揭示了一个令人注目的趋势:长期持有的“古董”比特币数量正在以超过新挖出比特币的速度增长,每天大约有550枚比特币进入“古董”供应类别,而每日新增发行比特币仅为450枚。这一现象不仅标志着市场供应的持续收紧,也暗示随着机构资本的积极介入,比特币的未来价格潜力愈发引人瞩目。比特币供应的独特机制决定了其总量有限,2100万枚的硬顶设计创造了先天的稀缺性。每四年发生一次的减半事件进一步降低新币发行速度,历史经验显示减半之后比特币价格通常迎来显著上涨。当前的供应状况更为复杂,因“古董”比特币占比逐步增加,这些被长期持有且极少出售的币实际上脱离了流通市场,导致真正流通的比特币数量减少。
根据报告,当前“古董”比特币占总供应的比例已超过17%,预计到2026年,这一比例可能升至30%,甚至预计2034年达到25%。这意味着比特币市场上的有效流通供应将更加有限,进一步加剧其稀缺性。与此同时,机构投资者的资本流入显著加速。根据Bitwise的数据,2025年预计比特币流入资金将达到1200亿美元,2026年这一数字有望飙升至3000亿美元。在基本情景下,这些资金将吸纳数百万比特币,而在最乐观的情况下,流入资金甚至可能超过4260亿美元,消化超过420万枚比特币。机构的参与不仅丰富了市场的资金链条,还提高了市场的成熟度和稳定性。
多元化的机构参与者包括可能将黄金储备的一部分重新配置为比特币的国家、采用比特币的美国州政府、财富管理平台以及增加持仓的上市公司,这些都成为推动比特币需求向上的重要力量。供应紧缩和需求增加的叠加效应,形成了极具说服力的价格驱动逻辑。达到每枚比特币100万美元的市值目标,需要整体市值达到21万亿美元,约是当前市值的十倍。虽然这一目标看似宏伟,但考虑到比特币的固定供应和持续增长的市场需求,特别是在“古董”比特币供应占比不断攀升的背景下,这一趋势并非不可实现。历史数据为这一观点提供了支持。比特币历史上的三次减半(2013年、2017年、2021年)均伴随着供应增长放缓和需求增加,促成价格长周期的牛市行情。
此次2024年减半激发的“古董”供应持续增长,反映持有者信心坚挺,减少市场上的可流通供应,为潜在的价格上扬奠定坚实基础。值得注意的是,即便长线持有者多数选择长期持币,但市场的不确定性和波动性仍可能导致部分“古董”比特币被释放。2024年美国大选后数据显示,古董供应在10%的交易日出现下降,这表明在特定市场环境下,长期持有者也可能出售部分资产,进而对价格走势产生一定影响。然而从整体趋势看,“古董”供应的增长依然是市场的主旋律。流动性供应的持续紧缩让市场加倍依赖新的买盘推动价格,尤其是在机构投资者大量进入市场的驱动下。摩根士丹利、高盛等大型金融机构的保守策略曾导致2024年有约350亿美元的资金暂时搁置,但一旦市场风控政策放松,预计这些潜在需求将大幅释放,进一步推动比特币价格上行。
综合各方因素,比特币供应面的结构性变化和需求的多元化增长正逐步形成供不应求的局面,市场流动性紧缩带来的价格溢价效应值得密切关注。市场投资者应用理性视角,兼顾风险管理,谨慎布局,积极关注机构资金流向和“古董”供应动态,将有助于捕捉潜在的市场机会。比特币作为数字黄金的属性愈发凸显,其独特的稀缺性和全球认同感使它在未来金融结构中占据重要位置。未来随着技术创新、监管配套完善以及全球宏观经济环境的演变,比特币价格的波动仍将持续。供应紧缩趋势表明,中长期看比特币具备坚实的价格支撑,也为投资者提供了更多信心。然而需警惕市场短期波动和政策因素可能带来的不确定性。
总而言之,比特币“古董”持有者数量超过新币发行的现象,揭示了当前及未来几年比特币供应紧缩的深刻变革。随着全球机构资金的不断涌入,市场的买卖力量逐渐从零售投资者转向专业机构,供应和需求的深度重塑正引领比特币步入供应不足、价格攀升的新阶段。未来数年,随着流通比特币减少和需求爆发,亿级美元的价格目标不再遥远,投资者应深入理解供应结构变化,把握市场风向,科学决策,迎接比特币新时代的到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