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人工智能技术的快速发展,企业营销和销售策略也在不断发生转变。尤其是在B2B(企业对企业)的销售领域,人工智能既带来了新的机遇,也引发了诸多挑战。很多销售人员和企业高管反映,尽管人工智能解决方案层出不穷,但客户对“AI技术”的接受度正在下降,甚至出现“AI疲劳”现象。这对销售人员来说,如何有效促进销售、获得客户关注成为了亟待解决的问题。 在当前环境下,企业不能简单地靠“AI”作为卖点,而是要回归商业本质,即解决客户的实际痛点和需求。尽管AI是工具,但客户最终关注的是它能为他们带来的价值,而非技术本身。
对此,营销和销售人员需要调整思路,调整沟通方式,提升产品和服务的吸引力与可信度。 首先,强调解决方案的实际效果和商业价值至关重要。在销售沟通过程中,过度聚焦于人工智能的技术细节常常让潜在客户感到疲惫甚至排斥。许多买方认为,AI本质上就是一种工具,他们关心的是产品是否能够真正帮助企业提升效益、降低成本或优化流程。因此,销售话术应当围绕成效展开,阐明产品如何应对具体业务挑战,带来可量化的收益。 其次,个性化沟通比泛泛而谈更具影响力。
如今,大规模的电子邮件推广和社交媒体触达频率极高,但AI概念泛滥使得许多营销信息被忽略或自动归为垃圾邮件。通过针对目标客户的具体需求定制内容,结合行业背景和客户痛点,能够显著提升邮件和LinkedIn消息的回复率。销售人员也应积极利用社交媒体平台建立专业可信的个人品牌,分享有价值的行业见解和实际案例,增强客户的信任感和认同感。 电话沟通重新变得重要。面对大量的信息噪声,直接与潜在客户通过电话交流能够切入核心痛点,建立更为紧密的联系。虽然电话销售不再是很多营销人员的首选,但在当前AI疲劳的环境中,个性化的电话沟通反而可能成为打开客户心扉的关键。
此外,企业在设计产品和服务时,需避免让客户产生对产品只是简单利用ChatGPT等通用AI模型进行包装的误解。客户对此类产品兴趣有限,因为他们可以自行使用开源或通用的AI工具解决部分问题。真正有竞争力的AI产品须在技术层面具备独特优势,或结合行业专业知识、数据资产进行深度定制,让客户感到无法复制其价值。 营销和销售团队还要熟悉客户所在市场的法规和合规背景,尤其是在数据隐私和AI应用监管愈发严格的区域。例如欧盟的GDPR法规对自动决策和用户数据使用提出了严格要求,企业需要确保产品的设计与合规标准相符,避免潜在的法律风险,这在销售过程中往往也是客户考虑的重要因素。 另一方面,AI带来的自动化和智能化功能为销售流程赋能。
通过智能客户关系管理(CRM)系统,销售团队能够更精准地识别潜在客户、分析客户需求,优化跟进策略,提高销售效率。自动化工具降低了重复性工作负担,让销售人员能够专注于高价值的客户互动,提升成交率。 企业文化和内部培训同样不可忽视。销售团队需要具备对AI技术的基本理解,同时强化业务洞察能力,能够将技术优势转化为实际的客户价值诉求。持续的市场反馈和数据分析能够帮助企业不断优化产品和销售策略,实现与客户的双向共赢。 市场竞争日趋激烈,客户选择变得更加理性和谨慎。
面对AI疲劳的普遍状态,B2B销售不能再单纯依赖技术标签吸引眼球,而应当深入挖掘客户的痛点,将产品与业务目标紧密结合。通过精准定位、个性化沟通和真实案例展示,强化产品的可信度和实际效果,才能在激烈的市场环境中脱颖而出。 总的来说,人工智能作为技术手段固然强大,但销售的核心依旧是解决问题和创造价值。在信息过载且消费者心态复杂的当下,销售人员须跳出“AI光环”,回归本质。只有如此,才能打破“AI疲劳”带来的营销瓶颈,实现B2B销售的持续增长与突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