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特币 加密交易所新闻

秘密暴风:莫斯科大使馆遭遇ISP级中间人攻击与ApolloShadow恶意软件威胁

比特币 加密交易所新闻
Secret Blizzard Deploys Malware in ISP-Level AitM Attacks on Moscow Embassies

随着网络攻击手段不断升级,针对外交机构的网络间谍活动愈发猖獗。本文深入揭秘俄罗斯国家级威胁组织“秘密暴风”通过ISP级别的中间人攻击实施的网络入侵,并解析其开发的定制恶意软件ApolloShadow的技术细节及防御策略。

近年来,网络安全威胁日益严峻,尤其是针对外交机构和政府部门的网络间谍活动频繁发生。位于莫斯科的外国大使馆成为攻击目标,利用当地互联网服务提供商(ISP)实施复杂的中间人攻击,威胁其信息安全。俄罗斯国家级威胁组织秘密暴风(Secret Blizzard)就是其中的典型代表,该组织通过精心策划的攻击手段对驻莫斯科的大使馆进行持续的网络渗透和情报收集。秘密暴风,前称Krypton,是隶属于俄罗斯联邦安全局(FSB)的高级威胁组织,被网络安全界还以蓝蟒(Blue Python)、铁猎手(Iron Hunter)、沉思熊(Pensive Ursa)、蛇(Snake)等多个代号追踪。该组织于2024年起对莫斯科部分外交机构的大使馆发起大规模攻击,利用ISP层面的中间人攻击实施恶意流量重定向,通过特殊开发的恶意软件ApolloShadow稳定控制受害设备。攻击利用了合法的信号拦截权限,使其能够在网络通信中植入恶意的根证书,成功欺骗目标设备信任攻击者控制的站点,从而在系统内保持隐秘并长期潜伏。

攻击初期,受害者设备会被强制置于一个捕获门户(captive portal)环境中,此时系统尝试通过Windows的测试联网状态指示器访问微软官方测试页面。当访问请求被重定向至攻击者控制的域名时,客户端浏览器加载一个带有证书验证错误的页面,引导用户下载并执行ApolloShadow恶意软件。ApolloShadow具体操作流程十分隐蔽且有效。软件初期收集主机信息并向命令与控制(C2)服务器汇报,同时执行名为CertificateDB.exe的二进制程序,尝试获取系统更高权限。随后,该恶意软件会请求用户授权提升权限,利用Windows用户访问控制(UAC)弹窗诱导用户同意操作。一旦获得足够权限,ApolloShadow便能修改系统注册表,将网络类型修改为私有网络,使主机对局域网内其他设备更加开放,同时放宽防火墙规则和启用文件共享功能。

它还创建一个带有硬编码密码的管理员账户,命名为UpdatusUser,以确保长期访问权限。该恶意软件还负责在系统中安装两个根证书,借助Windows自带的certutil工具完成。为了兼容Mozilla Firefox浏览器,攻击者投放了名为wincert.js的脚本,确保浏览器同样信任伪造的根证书,从而实现全方位的网络钓鱼和数据劫取。微软和Lumen Technologies旗下的Black Lotus Labs早在2024年末就披露了秘密暴风攻击的部分详情。值得注意的是,该组织还借用了巴基斯坦地区其他威胁演员的命令控制基础设施,企图混淆安全研究者的追踪和归因。此外,秘密暴风还通过混用其他攻击团伙的恶意软件,分发包含Kazuar后门程序的恶意负载,针对乌克兰地区开展类似的网络间谍行动。

这一攻击背后的技术核心依赖被称为“合法拦截”的权限,来源于对ISP或电信网络的合法监听手段,攻击者通过这一渠道获得数据传输的中转控制权,并植入恶意证书伪装身份。此种接管方式极难被传统安全防护检测,受害者往往难以察觉其通信已被篡改。针对外交机构及相关安全运维团队,防御上述攻击需要多层次的综合策略。首先应坚持最小权限原则,限制设备上用户和服务的权限,避免恶意软件获取管理员权限。定期审查与调整有特权的用户组亦至关重要。其次,所有流量应尽可能通过加密隧道(如VPN)引导至受信任网络,减少中间人攻击的风险。

部署多因素身份验证与强密码管理策略,也可以有效降低凭据被窃用的可能性。此外,须对根证书变更进行严密监控,一旦发现非法根证书安装要迅速隔离和处置。加强对捕获门户和网络重定向行为的检测,结合端点安全软件进行深入行为分析,是识别此类恶意活动的重要手段。针对外交设备的安全培训也非常必要,让用户提高对非法证书警示和异常弹窗的警觉性,避免不明来源的软件执行权限提升。总之,秘密暴风针对莫斯科驻外大使馆的ISP级中间人攻击与ApolloShadow恶意软件的联合应用,彰显了现代网络攻击技术的高度复杂与隐蔽。随着国家级威胁持续活跃,外交安全领域必须加强防护策略,提升检测和响应能力,确保关键信息系统的安全运行。

只有通过多方协作,强化技术手段与安全意识,才能有效抵御不断演进的网络间谍威胁,保护国家利益和外交安全免受侵害。

加密货币交易所的自动交易 以最优惠的价格买卖您的加密货币 Privatejetfinder.com

下一步
Alert Fatigue, Data Overload, and the Fall of Traditional SIEMs
2025年11月17号 06点45分16秒 警报疲劳与数据过载:传统SIEM的衰落与安全运营的新时代

随着网络威胁日益复杂,传统安全信息与事件管理系统(SIEM)面临前所未有的挑战。本文深入分析了警报疲劳和数据过载对安全运营中心的影响,探讨了传统SIEM架构的局限性及其衰退原因,并展望了基于元数据分析与行为建模的现代安全解决方案如何帮助企业实现更高效的威胁检测与响应。

BTCS Inc. Acquires 1,000 ETH, Expanding Ethereum Holdings To 14,600 ETH
2025年11月17号 06点46分16秒 BTCS公司增持以太坊至14600 ETH,推动数字资产布局再升级

BTCS公司近期增持1000枚以太坊,令其以太坊持仓总量扩展至14600枚,彰显其在数字货币投资领域的坚定信心和战略布局,同时反映区块链技术及以太坊生态系统的高速发展趋势。本文深入解析BTCS的投资动因、以太坊市场现状及未来潜力,为数字资产投资者提供权威参考。

Chaos RaaS Emerges After BlackSuit Takedown, Demanding $300K from U.S. Victims
2025年11月17号 06点47分07秒 黑衣帮倒台后,“Chaos”勒索软件服务应运而生,对美国目标索赔30万美元

“Chaos”勒索软件即服务(RaaS)新威胁在2025年初崛起,其背后成员疑似源自刚被执法机构摧毁的黑衣帮(BlackSuit)团伙。该新兴勒索集团针对美国受害者提出高达30万美元的赎金要求,展现出技术先进且劫持手段复杂的攻击特征。随着网络安全态势持续紧张,深度解读“Chaos”勒索软件的攻击手法、技术核心与其对网络安全的挑战具有重要意义。

Cybercriminals Use Fake Apps to Steal Data and Blackmail Users Across Asia’s Mobile Networks
2025年11月17号 06点48分02秒 亚洲移动网络遭假冒应用攻击:数据窃取与勒索新威胁解析

亚太地区移动用户正面临假冒应用带来的严峻安全挑战,诈骗者利用伪造的社交、约会及金融应用窃取个人数据并实施勒索,带来极大隐私风险与经济损失。深入分析这一新型恶意软件活动,揭示其运作机制与防御策略。

Hackers Use Facebook Ads to Spread JSCEAL Malware via Fake Cryptocurrency Trading Apps
2025年11月17号 06点48分56秒 黑客利用Facebook广告传播JSCEAL恶意软件,伪装成虚假加密货币交易应用

近年来,随着加密货币交易的兴起,网络犯罪分子的攻击手法日趋复杂。借助社交媒体平台Facebook,黑客们通过发布大量虚假广告,诱导用户下载安装伪装成加密货币交易软件的JSCEAL恶意软件,威胁用户信息安全和资产安全。深入了解此类攻击的传播方式及其背后的技术机制,有助于用户及企业提高防范意识,抵御数字世界的风险。

Critical Dahua Camera Flaws Enable Remote Hijack via ONVIF and File Upload Exploits
2025年11月17号 06点49分44秒 大华摄像头关键漏洞揭秘:ONVIF与文件上传漏洞远程劫持风险解析

本文深入解析了大华智能摄像头固件中存在的关键安全漏洞,这些漏洞影响设备的ONVIF协议和文件上传机制,允许攻击者绕过身份验证远程执行命令并完全控制摄像头设备。同时文章还讨论了相关漏洞的风险评估、受影响设备型号以及厂商应对措施,为用户和安全从业人员提供全面的防护建议。

Google Launches DBSC Open Beta in Chrome and Enhances Patch Transparency via Project Zero
2025年11月17号 06点50分27秒 谷歌推出DBSC开放测试版,携手Project Zero提升补丁透明度,强化网络安全防护

谷歌通过在Chrome浏览器中推出设备绑定会话凭证(DBSC)开放测试版,以及在Project Zero安全团队中引入补丁透明度新政策,大幅提升用户账户安全和漏洞响应速度,助力构建更为坚固的数字安全生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