硅谷国防集团(Silicon Valley Defense Group,简称SVDG)与J.P. Morgan合作发布的NatSec 100榜单,自2023年首次亮相以来,迅速成为衡量美国国防科技创业公司成长与创新势头的重要标尺。2025年版NatSec 100报告正式发布,这是该榜单发布的第三年,全面展现了当前美国国防创新生态系统的全貌以及未来的发展方向。NatSec 100识别出100家以风险投资支持的具备国防和双用途技术潜力的创新企业,透过数据驱动的量化分析,反映了这些企业在资本募集、员工增长与市场拓展等多个维度中的势头和趋势。 过去十年,硅谷国防集团秉持着当年由美国参议员约翰·麦凯恩(John McCain)交付的使命,致力于搭建硅谷与华盛顿特区之间的桥梁,推动私营资本、创业者与政策制定者、军方领导层的紧密合作。十年过去,这座桥梁日益畅通无阻,越来越多创新企业获得政府关注与支持,共同塑造新一代国防工业基础,使美国及其盟友在全球地缘经济竞争中保持战略优势。创始人兼董事会成员James Cross表示,近年来的创新浪潮正加速由“创新创意”向“创新采纳”的转变,这对于维护国家安全竞争中的领先地位至关重要。
此次2025年NatSec 100报告的发布,不仅是对当前国防技术企业表现的年度盘点,更是通过三年的数据积累,揭示了产业动态的深层次结构变化。报告强调,面对全球力量对抗的严峻局势,尤其在乌克兰战场上外显出的军事革命,以低成本、可耗损的远距无人机技术和快速迭代的商业技术为代表的创新模式,远远超越了传统国防研发节奏,创新已经成为新的“战线”。然而,美国国防部(DoD)在新技术采纳和规模化应用方面仍显滞后。未来的胜负,取决于谁能更快、更大规模地推进创新成果落地。 NatSec 100的排名基于多维量化指标:近期及累计资本投入、近期员工增长率等“势头”数据,反映了各公司成长的动力和市场认可度。独特的是,榜单并不关注企业估值,也不直接衡量其运营影响或政府合约情况,因为这些数据受限于保密与公开性的局限。
该方法确保排行榜的客观公正,并可实现跨年对比,从而观测行业发展趋势和结构性问题。 从整体来看,2025年榜单体现出市场的成熟与动态变化。榜单中的企业既包括新崛起的创新企业,也有多次连续入选、保持强劲势头的“常青树”,更有一部分企业通过IPO或被收购“毕业”,反映出国防创新生态系统正进入一个蓬勃发展的新阶段。此外,地区分布上,尽管加州、纽约和德克萨斯依然是核心枢纽,吸引了约三分之二的上榜企业,但企业布局正加速向美国内陆及中西部、东南部扩展,例如安杜里尔(Anduril)在俄亥俄建立大型制造基地,带动当地数千个就业岗位,这种地理多元化不仅促进了人才分布的均衡,也增强了美国国防工业的弹性和全国经济的活力。 在技术领域,报告指出,目前的投资和创新热点主要集中在先进计算、软件、人工智能(AI)、网络安全以及航天技术等领域,这些都是国防部当前的优先技术。然而,这种集中投资引发了对国防创新多样性和均衡发展的担忧。
量子计算、生物技术和清洁能源等战略性前沿领域仍未被充分代表,警示政策制定者需要加大关注和支持力度。此外,软件驱动的创新已深度渗透传统硬件主导的国防领域,推动协同进步,但仅靠软件创新无法构建全方位的国防工业基础。 从融资角度来看,2025年NatSec 100企业共计募集私人资本超过700亿美元,较去年增长32%。私募、增长股权基金和交叉投资基金表现活跃,反映出资本市场对国防创新的高度认可。相比之下,政府在相同企业上的投资增长有限,总体支出仍集中在少数顶级企业,导致绝大多数创新公司难以获得规模化、公平的政府资金支持。这种差距达415亿美元,暗示现行采购体制和预算分配机制亟需改善。
政府与 NatSec 100 公司合作的方式也在演进。除了标准的联邦合约外,越来越多企业利用灵活的采购机制,如其他交易授权(OTA)和小企业创新研究(SBIR)计划。尤其是空军和特别作战司令部因其在创新采纳上的灵活性,成为新技术早期用户和试点推手。然而,SBIR等计划因规模小、流程慢,尚未被广泛接受,对初创公司的吸引力有限。报告强调,只有当政府采购系统克服官僚主义瓶颈,更加高效、灵活,创新技术才能真正转化为战场能力。 人才规模的快速扩大也是2025年NatSec 100的一大亮点。
榜单企业员工中工程师、技术人员、运营专家与退役军人比例不断攀升,企业中位数年增长员工超过100名,显示出创业公司正在蜕变为成熟企业。与此同时,政府部门特别是国防采购人员却在减少。这种不平衡若持续,将限制国防创新的吸收和整合,形成“供应与采购”之间的结构性矛盾。 NatSec 100报告呼吁美国国防部门在技术创新的采纳上投入更多资源和政治意愿,推动现有创新机制从研发试验阶段转向批量采购、部署和保障。唯有如此,才能应对全球技术竞争和战场技术变革的双重挑战。报告警醒称,如果继续依赖传统的创新发现而忽视采纳,将导致准备不足的现象,甚至形成战略隐患。
乌克兰战场上的经验清楚展示了以低成本无人机等技术引发的军事革命,强调了迅速采纳创新的重要性。 由此,报告提出多项建议,呼吁制定政策支持创新采纳,完善对软件技术的激励性合同模板,明确市场需求信号,加强与盟友创新生态的协同,推动首席采购官对采纳表现进行考核,打破“项目记录陷阱”,让技术真正走向战场和规模化应用。同时,报告强调投资角度需要引入更多机构投资者、私募股权及非稀释性资金工具,满足硬科技长周期、高资本密集度的资金需求。 硅谷国防集团通过NatSec 100不仅为政策制定者、投资者、产业参与者提供了可操作的洞见,也助力跨部门合作、推动国防创新体系现代化。随着新一轮全球战略竞争的白热化,NatSec 100展示的创新势头和发展瓶颈,提醒美国必须加速形成一个持续适应快速变化战场环境的国防创新生态系统。未来的成功将依赖于从根本上变革创新的采纳速度和规模,用实际部署证明谁是真正赢得了技术竞争的国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