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人工智能技术的迅猛发展,越来越多的软件工程师开始感受到这场技术革命带来的影响。作为一个拥有十多年编程经验的工程师,我深刻体会到传统软件开发的许多日常工作其实充满了重复与单调。尽管曾经偶尔遇到有趣的技术挑战,但大多数时间都沉浸于表单、按钮、表格和API接口的开发与维护之中。这种高频率的重复劳动虽然必不可少,却让人难以激起太多热情和创造力。最近,AI的兴起为我带来了全新的体验与思考。曾几何时,我在公司的产品开发中不断尝试让工作变得更高效且富有趣味。
比如我开发了一个基于Vite的插件,它可以根据JSON定义自动生成表单,支持多步骤、验证以及响应式设计,甚至采用了前沿的容器查询技术来替代传统的屏幕宽度响应式布局。这个项目不仅提升了应用的性能,还在团队内引发了不小的关注。尽管我们从业务角度来看完全可以用传统方法完成这些表单开发,但我选择了探索更酷、更前沿的实现路径。这种对技术的热爱驱使着我尝试新的工具和思路,即使有时需要编造一些借口来掩盖我对工作过程中的乐趣。除了前端技术的探索,我还尝试了一种创新的客户端状态管理方法,结合了RxJS、IndexedDB与“流式同步集合”概念,成功处理了数万条记录的实时过滤与排序。用户体验因此极大提升,许多用户甚至不敢相信这竟然是一款网页应用。
虽然搭建完这个框架并完善了文档后,后续将大量数据迁移过来变得略显乏味,但看到应用实际运行的流畅稳定,我心中依然充满成就感。在后端架构与DevOps的工作中,我意外地发现打造定制化且高效的用户界面反而比处理服务器部署与运维更加令人兴奋。为了简化生产环境容器构建,我甚至编写了不到一百行的Shell脚本,为的是在下班后向家人分享“现代DevOps”的种种优缺点,虽然常常引来无奈一笑。现实是大多数工程师每天面临的依然是重复且枯燥的表单、页面及API开发工作。无论是GraphQL还是传统RESTful接口,无论新兴的状态管理库怎样花样翻新,我们的工作流程往往缺乏新意。老板更关注业务成果,而不是代码是如何实现的。
无论是自己敲代码还是由AI辅助完成,关键是产品能稳定运行,可以顺利卖出。基于此,我越来越享受利用AI技术来完成那些乏味且重复的开发任务,节省下来的时间用来深入钻研那些真正吸引我的项目和想法。近期我重启了一个已有经验的产品项目,快速用心编码并经过充分测试后,实现了目标功能,且为后续扩展留下了良好基础。如今我有更多精力和时间,用新的语言如Zig实现我自己的创意项目,追求个人技术成长,这是一种前所未有的自由和满足感。AI的进步虽然不可避免地会让部分人依赖机器而丧失部分技能,但眼下它也为程序员带来了喘息的空间。一些重复性工作由AI完成,我们则可以将精力聚焦于创造力与自我提升。
未来虽然难免过度依赖AI引发的新挑战,但我计划在这宝贵的阶段好好享受这种工作和生活平衡带来的红利。总体来看,人工智能不仅改变了技术开发的流程,更深刻影响着软件工程师的心态与职业发展路径。对我而言,将AI视作工具而非威胁,结合自身兴趣与经验,将开启更具创造性且充实的职业道路。未来即便面对更多的挑战与变化,我相信拥抱创新的思维将助力我们不断前进,找到属于自己的激情与价值所在。在这股AI热潮中,保持好奇心和开放态度,是每个程序员最宝贵的财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