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人工智能飞速发展的当下,教育领域正经历着前所未有的变革。著名科幻作家兼思想者尼尔·斯蒂芬森(Neal Stephenson)深度剖析了AI对教育的影响,并以其早期作品《钻石时代》为基础,探讨了未来教育应当如何培养学生的自我依赖与抗挫力。他的见解不仅结合了20世纪伟大思想家拉尔夫·瓦尔多·爱默生(Ralph Waldo Emerson)的自我依赖精神,还提出了人工智能时代教育的新挑战与可能的解决方向。斯蒂芬森的反思为当前教育体系的危机提供了有意义的参照,揭示了人类如何在技术辅助下,既利用AI优势又避免其带来的依赖性陷阱。 斯蒂芬森回顾到他三十年前的小说《钻石时代》,作品中的“年轻女士图解原理书”本质上是一套自适应的人工智能教育系统,能够随着使用者的成长和学习实时调整内容。这本拟态的AI教育书籍不仅是小说设定,更是对现实AI教育潜能的早期预言。
小说中三份原理书分别被赋予不同背景的女孩,但只有来自弱势、受虐环境的女孩通过它获得了近乎超人的能力。该故事敏锐反映了教育不仅是知识的传授,更重要的是塑造抵御困境、主动成长的人格。 斯蒂芬森指出,虽然互联网大幅拓展了人类获取知识的可能,但现实是大量用户沉迷于娱乐和错误信息,这在某种程度上彰显了知识的普及并不等同于智慧的增长。如今AI则重蹈这种循环,承载着庞大期望,却可能陷入同样的情境。就教育而言,AI如ChatGPT一类的对话系统被学生大量利用以作弊甚至取代传统学习任务,使得测评体系几乎失效。学校不得不退回无电子设备的传统考试形式,但这并非长久之计,因为学生书写能力的下降以及教师工作压力的加剧使得这一做法难以持续。
斯蒂芬森引用了麻省理工学院一项研究,该研究通过脑电图监测学生写作时使用不同工具的脑部活动,发现未借助任何辅助工具的学生脑力活动最为活跃。虽然这一结论并不意外,但它肯定了AI辅助学习可能导致的认知弱化。与此同时,OpenAI提出的“AI学习伙伴”计划试图将AI深度融合进大学教育体系,引发了对这一新模式有效性和公平性的广泛讨论。 这些现实难题激发斯蒂芬森从自我依赖的哲学角度反思教育的根本目的。爱默生在其名篇《自我依赖》中强调,每个人的思想都独特且具有价值,真正的独立精神在于拥抱并坚定相信自身不同于传统观念的见解。斯蒂芬森承认这对于受过良好教育、逻辑严谨的成人而言无疑是一剂强心剂,但对于尚未成熟、系统性思维能力不足的学生,这种极端的自我依赖容易演变为自负和认知偏差。
他用电影《星球大战》中卢克·天行者在绝地试炼时听到“原力”召唤并关闭自动瞄准系统的经典场景比喻这种“凭感觉行事”的思维方式。“跟随感觉”是一种充满魅力的叙述,尤其受到20世纪70年代反主流文化精神的推崇。然而,斯蒂芬森坦言,他曾因这种思潮而迷失,甚至创作出一部失败的小说。 由此,斯蒂芬森提出了更为实用的教育本质论断——教育的目标不仅仅是掌握知识或技能,而是培养一种应对世界各种挑战的“姿态”。这种姿态建立在自信和韧性基础之上,是通过不断尝试、经历失败并在良师益友的指导下逐步建立起来的。正是这种挣扎和突破,锻造了真正的自我依赖。
人工智能目前的功能却是直接解决问题,消解失败体验,让使用者无需深度理解问题根源,从而极大降低了锻炼自我能力的可能性。 斯蒂芬森认为,教育未来的关键是构建让学生既能使用AI资源,也必须在无技术环境中锻炼思考和交流能力的混合模式。以英国历史教授尼尔·弗格森(Niall Ferguson)提出的“修道院”与“星际飞船”概念为例:“修道院”象征没有电子产品、静心阅读和师生深度互动的空间,而“星际飞船”则代表丰富的人工智能与互联网资源的应用环境。二者相辅相成,才能促成全面的能力培养。 结合同代学者的观察,教育不仅是知识和技能传递,更多是激发创造力、培养成长型心态。心理学家卡罗尔·德韦克(Carol Dweck)提出的成长型思维模式强调相信通过努力和策略可以克服障碍,实现自我成长。
这与斯蒂芬森强调的“拥有克服困难的信念”高度契合。家长和教育者均面临的难题是如何在信息超载和即时满足诱惑的时代,真正培养学生的这种韧性和独立性。 在斯蒂芬森看来,过度倚赖AI只会加剧“脑力惰性”,削弱学生的思考深度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未来教育应当着重引导学生主动面对失败和挫折,将其视为成长不可或缺的元素。同时,AI可以作为辅助教学的工具,但不能替代人类的思维过程。只有让学习者在没有AI“托底”的情境中反复锻炼,才能逐步培养出真正意义上的自我依赖精神,这正是教育的终极目标。
尼尔·斯蒂芬森的思考为当前AI大潮中的教育议题提供了清晰的反思路径。面对AI技术带来的种种便利和潜在危险,教育者应保持警醒,不仅要拥抱新技术,更要坚守教育本质,即培养人格、锤炼抗挫力和激发创造力。斯蒂芬森从爱默生到星球大战的文化符号中提炼出教育的核心——勇敢、独立和奋斗精神,这些价值在任何时代都是不可替代的。 归根结底,人工智能的挑战既是技术层面的问题,更是文化和哲学的问题。我们怎样教会下一代“思考”,而不仅是“依赖”,将决定社会未来的创造力和生命力。尼尔·斯蒂芬森的观点启示我们,未来的教育不该是简单的人机交互,而应是赋予人以自信和力量,让人在科技洪流中依然能够保持独特的思考与判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