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随着全球数字货币和区块链技术的快速发展,越南已成为全球加密货币用户最为活跃的国家之一。然而,由于长期缺乏明确的法律监管,越南的加密市场一直处于“灰色地带”,这不仅限制了市场的健康发展,还给投资者和企业带来了诸多不确定性。2025年6月14日,越南国会以压倒性多数通过了《数字技术产业法》,这一标志性立法结束了行业的困境,为数字资产的合规发展铺平了道路,吸引了国内外资本和技术投入,助力越南成为东南亚加密行业的新中心。 《数字技术产业法》的通过,意味着越南首次对数字资产进行了系统性定义和分类。该法将数字资产分为两大类:一种是具有金融属性的“加密资产”,另一种是如游戏内代币或积分等“虚拟资产”。这种区分体现了对创新活力与监管风险的平衡,既保障了市场活跃度,又加强了风险防范。
对加密资产实施严格的许可证制度、资本要求和了解客户(KYC)规则,而虚拟资产则承担相对宽松的监管要求,促进更多应用场景的落地和创新的试验。 立法同时明确要求所有数字资产交易平台必须获得政府许可,设立本地办事机构,满足最低资本金要求。未获牌照的经营者将面临重罚,为市场规范秩序提供强有力保障。有关税收、技术合规、执行细则等配套法规将在未来180天内陆续出台,确保监管规则具体而可执行。新法规从2026年元旦起正式生效,给予市场充分的准备和适应时间。 此次法律的出台也与国际监管形势紧密相关。
2023年,越南因反洗钱和反恐融资(AML/CTF)措施不足,被金融行动特别工作组(FATF)列入“灰色名单”,这不仅对跨境资本流动造成了限制,也影响了越南金融科技生态系统的国际形象。通过引入符合FATF标准的监管措施,越南正积极寻求快速脱离“灰色名单”,提升监管透明度与市场信心,改善国际合作环境。 越南拥有约1700万加密货币持有者和估值超千亿美元的数字资产,全球加密采用率排名第五。之前监管缺失延缓了机构投资者的进场,也使本土创业项目处于摇摆不定的境地。立法确定后,越南数字货币生态预计将迎来重要转折点,地方开发者获得法律保护,外国交易所可申请牌照,风险投资机构也会更加信赖该市场的退出机制。 《数字技术产业法》设立了若干鼓励创新的激励措施,包括研发税收减免、区块链试点沙箱及高端技术人才补助。
越南数字经济的规模预计2025年将达450亿美元,数字资产合规化正成为推动该数字经济高速发展的关键动力。越南有望凭借年轻、有技术储备的国民基础,加上新的法律环境,与新加坡和泰国一道形成东南亚区域的加密金融中心,改变该地区Web3生态的格局。 尽管法律为行业发展提供了框架,但细节部分仍存不确定性。未来的行政法规将决定税收征收方式、资产托管机制以及去中心化金融(DeFi)平台和稳定币的监管政策。越南金融监管机构也正加快专业能力建设,以确保执法的有效性和公平性。整体来看,越南政府传递的核心信息是“监管而非限制”,意在通过合法合规的路径引导数字资产行业走向成熟。
从2025年初,越南政府已明确要求完善加密货币相关政策,国会的最终通过只是时间问题。新法律的生效预计将引发数字资产相关企业的注册热潮和人才招聘浪潮,为投资者和开发者带来全新的机遇与挑战。政策制定者坚信,基于法律架构的合规数字资产产业将成为越南数字经济的重要支柱,吸引更多国际资金流入,促进金融科技创新和区域竞争力提升。 整体而言,越南通过立法结束了加密货币发展的模糊时期,为东南亚乃至全球数字资产市场注入了新的活力。未来越南能否抓住这一历史机遇,打造成熟且富有吸引力的加密金融生态,取决于执行细则的完善、监管能力的提升,以及市场主体的积极参与。随着全球各国对数字资产监管趋严,越南的新法规将为传统金融与创新科技的融合树立典范,助力国家数字经济实现跨越式发展。
越南数字资产法规的出台,不仅为投资者绘制了蓝图,也为行业生态注入了信心和稳定性,标志着该国迈向全球加密市场强国的重要一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