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著名空头投资者Jim Chanos公开批评了加密货币巨头Strategy公司的执行主席Michael Saylor,直言对方是“推销员”,其所采用的公司估值模型充满误导性。Chanos在接受彭博电视台采访时明确表示,Saylor刻意利用复杂的逻辑试图为其加密货币资产管理公司赋予不合理的溢价,这种做法被他称为“金融废话”。 Michael Saylor是加密货币领域极具争议的人物,他的公司前身为MicroStrategy,以将大量资本投入比特币闻名。自2024年以来,Strategy通过发行总计约350亿美元的证券融资,为购买比特币积累了大量资金。该融资金额包括330亿美元的普通股及可转换债券以及近20亿美元的优先股单位。Saylor坚称公司的价值不应仅仅以持有比特币的市值来衡量,而应考虑其独特的资本结构和未来增长潜力。
然而,Jim Chanos对此表达了强烈异议。他用简单易懂的比喻反驳Saylor的估值逻辑,指出这等同于声称一栋价值50万美元的房屋,因为升值了5万美元,所以其总价值应是150万美元,即500,000美元加上5万美元增值部分的20倍乘数。Chanos认为这种逻辑荒谬无稽,明显是在人为抬高公司估值,误导投资者对股票的真实价值产生虚假认知。 Chanos还特别强调了Saylor所大力推崇的优先股市场的重要性,认为其规模相较于普通股市场而言极其微小,缺乏足够的流动性和机构投资者支持。Saylor曾宣称优先股是一项稳健的融资渠道,同时具有潜力向投资者分红,但Chanos指出这类优先股是“永久性”的,且分红可以选择性支付而非强制,缺乏回购机制,实质上并不吸引成熟机构投资者的兴趣,这削弱了公司资本结构的有效性和稳定性。 此外,Chanos提到,公司股票的“mNAV”——即股价相较于比特币净值的溢价系数,目前约为1.8倍,接近历史平均值,而其认为合理的溢价应在1倍水平。
去年当mNAV处于2.2到2.3倍时,他就建议客户做空该股。面对股票溢价回落的可能,Saylor则承诺如果该溢价低于1倍,公司将回购普通股,届时Chanos表示他会平仓空单。 此次公开争论不仅是在资本市场对相关股票行情的解读差异,更反映出两大阵营对加密货币及相关资产管理公司估值方式的根本分歧。Saylor代表的观点是认为公司的未来价值不仅局限于现有比特币市值,还包括融资结构创新和长期业务潜力,而Chanos代表的空头立场则坚持资产净值主义,认为公司股票价格应紧盯实际持有的比特币资产价格,反对人为的溢价炒作。 该事件也引发投资者对Strategy公司战略的反思。Strategy近年的激进融资和大量比特币购买行为,使其股票成为市场高度关注的标的。
许多支持者视其为将传统上市公司转型为“比特币信托”的先锋,期待其股票能持续反映比特币价格上升趋势。然而,Chanos提醒市场,这种做法潜藏巨大风险,尤其是在加密市场波动剧烈的背景下,过度依赖资产升值会误导资金分配,放大投资损失。 在同一采访中,Chanos还谈到了他对二手车零售商Carvana的看空观点。他指出,Carvana过去一年约70%的经营收入来自次贷销售,而汽车销售收入却在下降。同时,近期公司内部人员大幅抛售股票,这是一个明显的警示信号,显示管理层对公司未来前景可能缺乏信心。这反映了Chanos在多个行业的深入研究和谨慎判断风格,警示投资者关注公司基本面变化。
本次争议的核心是金融市场中估值方法的透明度和合理性问题。加密货币市场的特殊性,令传统金融估值体系面临挑战。投资者需理性看待新型资产管理公司的财务报告和估值模型,避免被复杂的资本操作蒙蔽判断。同时,监管机构及市场参与者也应推动信息披露和估值方法的标准化,以保护广大投资者利益。 总结来看,Chanos对Saylor及其领导的Strategy公司的质疑,揭示了当前加密资产企业估值中存在的争议和潜在风险。两者的观点分歧不仅是个人投资策略的差异,更代表了市场对新兴资产领域估值认知的分水岭。
未来,随着加密货币及相关金融产品的不断发展,如何平衡创新与风险管理,将成为投资者、监管者和企业共同面临的重要课题。广大投资者在关注此类公司时,应保持清醒头脑,深入理解背后的财务逻辑和市场动态,避免盲目跟风或一味悲观,做到理性抉择,保障自身资金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