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ETF市场延续了前半年的活跃态势,投资者的热情和资金流入创出新高。根据Morningstar数据显示,今年上半年全球共有超过5400亿美元资金流入ETF,同时共有464只新ETF基金闪亮登场。这反映出ETF作为一种灵活、低成本的投资工具,正越来越受到全球投资者的青睐。展望2025年下半年,Morningstar资深分析师扎克瑞·埃文斯(Zachary Evens)指出,ETF领域将出现三大值得关注的趋势,值得每一位投资者深入了解和关注。首当其冲的是对私募资产ETF的逐步接受。私募市场长期以来以较低流动性和透明度著称,而将此类资产纳入ETF这一高度流动的投资工具中,曾被视为难以企及的创新。
2025年2月,State Street与Apollo Global Management联合推出了全球首只私募信贷ETF,即SPDR SSGA Apollo IG公私信贷ETF(PRIV),这标志着私募资产ETF时代的开端。尽管该基金的资产规模目前仅为约1.39亿美元,投资者的初期流入较为谨慎,但后续资金逐渐回暖,显示出市场对这类创新产品信心渐增。State Street紧随其后,在5月提交了另一支私募信贷ETF——SPDR SSGA短期投资等级公私信贷ETF的申请,表明市场对该领域的关注度依然高涨。埃文斯提到,随着这些ETF基金建立起业绩表现和市场信誉,投资者将对私募资产的流动性和透明度产生更大信任。这不仅需要基金管理人提供更多幕后运作的透明数据,还依赖于监管机构和市场的不断完善,为投资者带来切实可见的安全感。其次,ETF股份类别(ETF Share Classes)的潜在获批,也引发市场广泛关注。
ETF股份类别是一种结合了ETF和传统互惠基金优势的混合结构,能为投资者提供更多样化的选择和灵活性。从目前情况看,美国证券交易委员会(SEC)尚未对该结构批准明确的监管条例,但包括Thornburg Investment Management在内的多家公司已递交相关申请,期盼在2025年下半年迎来重大突破。若获批,这将开启基金公司创新的新时代,市场参与者可将ETF股份类别嵌入现有的互惠基金产品中,既保留传统基金的优势,又享受ETF的交易便利性。尽管SEC是否会批量或逐案审批还存在变数,但这项审批的成功与否和速度,必将极大影响ETF市场结构及投资者的持仓多元化策略。此外,主动型ETF(Active ETFs)的快速增长趋势依然强劲不减,值得重点关注。尽管ETF市场过去长时间以被动指数基金占据主导,但2025年主动管理的ETF数量首次超过了被动ETF,活跃指数分别达到了2226只和2157只。
尽管数量上占优,主动型ETF的市场份额仍然只有约10%,说明该细分市场仍有很大成长空间。主动型ETF通过基金经理的灵活管理,力求超越市场平均回报,吸引了追求差异化投资和风险管理的投资者。埃文斯预计,在资本市场波动和投资者对多样化需求提升的背景下,主动型ETF的资产规模有望在今后几年持续扩大,逐步缩小与被动ETF间的份额差距。投资者应密切关注相关产品的策略创新和绩效表现,从而把握主动ETF带来的潜在投资机会。总结来看,2025年下半年ETF市场的三大趋势显著体现了资产管理行业的创新步伐和投资理念的演进。私募资产ETF为投资者打开通往此前封闭资产类别的大门,提供更多元化的投资渠道。
ETF股份类别审批若获通过,将极大激发产品结构创新活力,提升投资者体验。而主动型ETF的崛起,则为投资者带来更为灵活和个性化的资产配置方案。打破传统,拥抱创新,成为2025年ETF投资者的必修课。与此同步,监管机构和基金管理公司也承载着更重的责任,即保障投资者权益,确保产品透明度和合规性,为ETF行业的健康发展打下坚实基础。面对复杂多变的全球经济环境和市场波动,投资者更需审慎评估自我风险承受能力和投资目标,合理配置ETF资产。无论是关注新兴的私募资产ETF,还是期待ETF股份类别的正式亮相,亦或是布局主动型ETF带来的机会,投资者均应深刻理解产品特性和潜在风险,做好充足的调研和动态调整。
未来,随着技术进步、法规完善和投资者认知提升,ETF将继续引领资本市场的创新潮流,成为普惠金融和财富管理的重要支柱。勤于学习、善于捕捉趋势的投资者,将在这场变革中收获更多机遇和回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