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随着沉浸式娱乐和密室逃脱的兴起,市场上不断涌现出各种类型的密室游戏,既有紧张刺激的推理解谜,也有富有故事性的沉浸剧情。但大多数密室逃脱体验往往局限于一次性游玩,缺乏重玩价值。Hatch Escapes推出的《The Ladder》却打破常规,凭借其独特的职场荒诞主题、高品质的故事叙述以及多元化的互动设计,成功打造出一款既荒诞幽默又极具重玩性的密室逃脱作品,成为业内的标杆之一。 《The Ladder》以美国Nutricorp大型企业的职场为背景,以1950年代至1990年代的四个历史时期作为游戏章节,通过扮演一名职场员工,从邮件室起步一步步攀登至高层管理,玩家将在这场“攀登企业阶梯”的过程里经历丰富多彩的游戏章节。游戏的剧情极具黑色幽默与讽刺意味,将玩家置于核查和斗争的夹缝之间,反映了现实职场中权谋、阴谋与人性的复杂纷争。 游戏初始阶段设定在1950年代的邮件房间,这一部分充满了年代感的灰色调,玩家要面对一系列既传统又新颖的游戏,包括拼装巨型气动输送管、根据旋转任务分拣包裹,甚至配合信件完成特定任务。
整个流程采用“游戏”和“谜题”双轨并行的设计,游戏部分更偏向操作技能和团队协作,而谜题部分则考验玩家的逻辑推理和观察力。相较于传统的解谜密室,这一设计大大增强了玩家间的合作与分工,同时兼顾娱乐性和挑战性。 游戏设计上极具前瞻性与玩家友好性。为了在严格的时间限制下(每个章节仅有15分钟),游戏直白且清晰地提供非剧中(non-diegetic)的任务指示,降低理解难度,提升游戏流畅度。这种思路类似视频游戏中的“工具提示”,让玩家快速上手,节省探索时间,虽在沉浸感上有所牺牲,却换来了更好的游戏体验和公平性。随着游戏进程,玩家将逐步解锁更深层次的剧情,逐渐揭露Nutricorp内部的阴谋与背叛。
1960年代的秘书组场景,通过拨号接线板联动记忆游戏和文件柜拼字类玩法,将复古和创新结合,既考验记忆力也考验团队沟通。谜题设计巧妙且具有挑战性,成功解锁后更有炫目的机关展示,激发玩家成就感。 到了1970年代,玩家进入中层管理阶段,环境充满角色鲜明的细节,比如迷你酒吧、酒桌游戏。此外,还有结合“猜猜谁”和迷你保龄球的混合玩法,增加了趣味性和互动性。然而,此阶段的谜题难度提升明显,部分玩家可能遇到困阻,游戏设立了智能引导机制,游戏管理员以扮演清洁工的身份出现,适时给予提示,确保游戏进度和玩家体验。 1980年代场景代表信息时代的到来,加入了对80年代街机游戏的致敬,如“Bossy Kong”和“Robotron”的变种。
虽然有玩家认为这部分在玩法上相对弱化,但叙事达到了高潮,揭露了Nutricorp的阴谋,并将敌对角色Stab Backner塑造成令人难忘的反派形象。信息时代亦包含复杂的线路连接任务,需要团队成员协调配合。特别值得一提的是,这一阶段设有一台电脑终端,玩家可以输入代码,操控游戏的元系统,从而解锁隐藏房间,极大增加了探索深度和故事的复杂层次。 游戏高潮则发生在1990年代,玩家面对曾晋升为Nutricorp CEO的Stab Backner,转而经营竞争对手Vitamind公司,展开一场高强度的协作游戏,类似多人合作桌游《Spaceteam》。各玩家分担不同岗位职责,通过监听和执行命令完成复杂操作。虽然入门说明稍显不足,可能让新手举步维艰,但熟悉玩家会对此情有独钟。
这种紧张而热闹的合作式玩法,极具团队协作乐趣,是对传统密室逃脱“单线解谜”模式的重要突破。 《The Ladder》的制作质量令人惊叹,斥资超过100万美元打造,体现在无一技术差错、流畅精准的反馈机制,以及引人入胜的演出和道具细节上。主演Jordan Belfi饰演的Stab Backner精彩绝伦,在虚拟屏幕和现场互动中穿梭,为玩家营造出沉浸且紧张的氛围。游戏将剧情、机制与表演巧妙结合,创造了难以复制的高水平现场感。 另一个该作极具魅力的因素是其罕见的重玩设计。传统密室逃脱大都在完成一次体验后即告终结,玩家没有再次体验的动力和乐趣。
而《The Ladder》精心设计多条故事线、多种游戏选择及复杂的结局体系,让玩家每次的体验都有区别,产生“新游戏加成”(New Game Plus)效果。游戏结束时会展示玩家的选择路径及尚未解锁的分支,还赠送参与下次游玩折扣,激励玩家反复返回,挖掘完整故事,体验不同玩法。重玩性极大延展了密室逃脱的生命周期和玩家粘性。 《The Ladder》不仅作为一场娱乐体验,更是对密室逃脱这一娱乐形式的大胆革新。它重新定义了密室逃脱不再仅仅是“逃离某地”或“解开锁链”,而是一场高互动、充满叙事张力的角色扮演式合作挑战。其灵感来源跨足电影、角色扮演游戏和主题公园,是融合各种媒介和玩法优势的典范。
游戏中带有角色扮演元素,玩家选择化身团队代表的“头像”扮演,这种设计虽有趣但也存在争议,有些玩家觉得缺少真正的代入感。但不容否认的是,这种多维度的身份设定与伦理选择,使得玩家的每一个决策都成为剧情的分叉点,增强了沉浸感和参与感。 对于密室逃脱行业而言,《The Ladder》的出现具有启发意义。随着技术进步和玩家需求增长,更高预算、更复杂的故事结构和更丰富的互动机制,将成为密室逃脱发展的主旋律。其重玩机制有效解决了行业普遍面临的客户回头率低的问题,也展示了如何在有限物理空间内,通过智能设计创造2倍或更多的玩法价值。 当然,针对不同玩家群体,《The Ladder》也暴露出挑战,比如部分角色和机制对人数有较高要求,规则复杂度可能对新手不友善,某些环节故事叙述仍有提升空间。
但不可否认,这些都是密室设计创新过程中必经的探索,游戏主导的引导机制与主持人互动帮助玩家克服障碍,体现出成熟运营的用心。 总结来看,《The Ladder》是一款集叙事、游戏性、视觉与互动于一体的高水准密室逃脱作品。它以鲜明的黑色幽默风格呈现职场荒诞现实,通过多样玩法与高重玩性开拓密室逃脱的新边界。它不仅仅是一次游玩活动,而是一场多线叙事、社会讽刺与团队合作的沉浸式体验。未来随着行业发展,相信《The Ladder》的理念和设计思路将激励更多创新作品问世,推动密室逃脱文化向更丰富、多样和深度的方向持续演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