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加密货币的普及与广泛应用,相关的网络诈骗案件也日益增多。2025年6月初,加拿大维多利亚警方(VicPD)成功帮助一位84岁的老人追回了高达8万美元被盗的加密货币资金。此案不仅彰显了警方新出台的数字资产扣押法的实际应用效果,也引起了社会各界对针对老年人的技术诈骗手法的高度关注。 案件起因于2024年12月,维多利亚警方接到一名84岁老人的报案,称其加密货币账户内发生了未经授权的大额转账,共计约11万美元。这位老人因手机出现技术问题,便通过语音助手寻找了一则自称TELUS技术支持的电话号码,随后与对方通话。对方声称是TELUS官方人员,在获得远程访问权限后,确实帮助解决了手机的初步故障。
但随后老人发现本人加密货币账户中资金被转移,疑似遭遇诈骗。 警方经过深入调查,锁定了涉案嫌疑人为南非一名犯罪分子。通过追踪资金流向和链上账户,警方最终成功冻结并追回了其中80000美元的被盗资金。此次行动依靠的是加拿大于2024年新颁布的联邦数字资产扣押法律——Bill C-47,具体条款462.321允许警方获取特殊搜查令,针对数字资产进行搜查和扣押,将非法资产冻结,并最终返还受害者。 这一立法的实施是加拿大司法对快速发展的数字经济环境的积极回应。传统法律体系往往难以跟上数字货币的匿名性和去中心化特征,这使得犯罪分子容易逃避司法制裁。
Bill C-47引入的新规定不仅为警方提供了有效法律工具,更为受害者的权益保护增添了新的保障手段。 维多利亚警方网络犯罪部门负责人西蒙·德维特中士表示,这次案件标志着不列颠哥伦比亚省第一次利用新数字资产扣押法进行执法的成功案例,彰显了警察部门在打击新型网络犯罪中不断创新和提升专业能力的决心。德维特指出,随着诈骗手法日益复杂化,警方必须采取更先进的技术和法律手段,保护社区安全,防止数字资产被恶意掠夺。 事实上,针对老年人的技术支持类诈骗并非个例。许多不法分子利用老年人对新技术的不熟悉,以及其对权威机构的信任,设计了高明骗术。此次案件中,犯罪嫌疑人通过冒充可信的技术支持人员,建立信任后进入受害者手机,直接控制相关设备,最终实施资金转移,充分体现了现代诈骗的隐蔽性和高技术特点。
据统计,2024年秋季,维多利亚地区因加密货币诈骗导致的损失累计超过3500万美元,其中不乏许多老年受害者。警方联合多家机构,包括区块链分析公司Chainalysis,开展专项行动“DeCloak”,成功识别全球1100名相关骗局受害者,助力大规模打击此类犯罪。 针对加密货币诈骗的高发态势,警方呼吁广大民众,尤其是老年人,在遇到需要技术支持时务必保持高度警惕。切勿轻易向陌生人透露手机密码、数字钱包密钥或授权远程访问,务必通过官方渠道核实技术支持身份。出现任何资金异常时,要第一时间向警方报告,尽可能缩短诈骗资金转移时间,提高追回成功率。 此外,数字货币用户应加强个人信息安全管理,定期更新密码,开启多重身份验证功能,避免将大量资金集中存放在单一平台。
对常用交易所的安全措施和服务条款保持清醒认识,警惕任何可疑的短信、电话或邮件链接,防止通过钓鱼网站导致资产泄露。 这起借助最新立法成功追回高额加密货币的案件,切实展示了法律与技术结合应对新型网络犯罪的巨大潜力。它不仅提醒公众金融资产安全的重要性,也昭示了在数字时代,只有法律和技术共同进步,才能构建一个安全可信的数字货币环境。未来,警方将继续利用新技术和法律工具,加强国际合作,以遏制跨境数字货币犯罪,保护更多市民的财产安全。 作为普通用户,也应时刻提高自身的安全意识和风险防范能力,不被虚假信息所迷惑,确保个人数字财富的安全。面对形势越来越严峻的网络诈骗挑战,各界协同作战,携手共筑安全堡垒,才能真正守护数字经济的健康发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