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加密货币市场的快速发展引起了全球金融机构和监管者的高度关注。随着数字资产与传统金融系统的不断融合,银行开始逐步涉足加密货币交易和相关服务。然而,欧洲央行政策制定者、意大利银行行长法比奥·潘内塔在2025年5月发表的重要讲话中警告,加密货币所带来的亏损风险不可忽视,可能严重影响客户对银行体系的信任,进而动摇整个金融信用体系的稳定性。 潘内塔指出,当前越来越多的银行与数字资产供应商达成合作协议,提供加密货币交易平台和投资服务,这种趋势加深了传统金融体系与高波动性、风险极高的加密资产市场之间的联系。他特别强调,加密资产的性质复杂且风险高,许多持有者对其实际属性缺乏充分理解,甚至将其误认为类似传统银行产品。这种认知误区可能使得投资者在遭遇重大亏损时,对银行及其安全性信心产生怀疑,从而引发连锁反应,影响整个信用体系的稳定和可靠运行。
意大利最大银行意大利联合圣保罗银行(Intesa Sanpaolo)去年推出数字资产专属交易部门,并于2023年开始进行加密货币现货交易。其首席执行官卡洛·梅西纳将这项试验形容为对比特币等数字货币投资的一次“实地测试”,以探索新兴数字资产市场。与此同时,西班牙桑坦德银行也在积极探讨数字货币扩展计划,计划为其数字银行的零售客户提供稳定币及其他加密货币访问服务,显示出欧洲主流银行正在布局数字金融的新趋势。 稳定币在潘内塔的讲话中被特别提及,他警告这些旨在保持与基础货币或资产价值稳定挂钩的数字货币存在潜在风险,特别是如果由大型跨国科技平台推广,他们可能威胁传统支付方式的功能和地位。潘内塔质疑在缺乏充分监管框架下,稳定币作为支付工具的适当性和安全性,认为其极有可能导致支付体系的复杂化和不确定性增加。 潘内塔同时强调,仅通过加强限制无法有效遏制加密货币的传播和使用,金融科技的不断演进要求监管机构采取更具前瞻性和创新性的回应方案。
他特别指出,数字欧元项目的推出正是为了应对这一变革需要,打造一个安全、受监管的中央银行数字货币,以维持中央银行货币的核心地位,避免私营数字货币对主权货币体系的潜在冲击。 对银行而言,涉足数字资产市场带来机遇与挑战并存。加密货币市场的巨大增长潜力吸引传统金融机构拓展服务范围,获取新客户和利润来源。然而,其高波动性、监管不确定性以及技术复杂性也使银行面临显著的法律、操作和声誉风险。正如潘内塔所提示,若因加密货币带来的损失进一步暴露,可能动摇公众对银行体系安全和稳健性的认知,影响客户对贷款、存款及其他核心金融服务的信心。 为应对这一挑战,欧洲各国央行与监管机构正加强合作,推动对加密资产的监管政策制定,确保市场透明、风险可控。
欧洲央行推动数字欧元项目,就是希望通过官方发行的数字货币替代部分私人发行的稳定币和加密资产,维护货币主权,增强支付系统的稳定性与安全保障。 银行方面,也须加速数字金融能力建设,加强风险管理框架,提升对加密资产服务的了解和监控能力。同时,银行应加强对客户的风险教育,帮助其正确认识加密资产的本质,防止因误解而产生的不必要恐慌,为传统金融稳定筑牢信任基石。 未来,加密货币与传统金融的融合趋势不可逆,如何平衡创新与风险管理,成为欧洲乃至全球金融监管的核心课题。潘内塔的警示不仅提醒金融机构应谨慎前行,也为政策制定者提供了明确方向,即以技术创新为契机,构建更加健全、透明和安全的数字金融生态系统。随着数字欧元等政策工具的逐步实施,预计欧洲将在全球数字货币领域继续发挥领导作用,为数字经济时代的金融稳定提供坚实支撑。
总之,加密货币市场的兴起和银行业务的数字化转型,正在重塑全球金融格局。潘内塔的声音凸显了监管和银行必须同步提升对加密资产风险的认知和应对能力,保障客户利益和金融体系安全。只有实现监管与创新的有效融合,才能真正释放数字金融的潜力,推动银行业健康可持续发展,维护金融市场的长期稳定与繁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