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开源软件作为数字创新和技术进步的重要推动力量,受到全球范围内政府、企业和社区的高度关注。欧盟委员会(European Commission)在推动数字主权和技术自主的背景下,持续加大对开源软件项目的支持力度。尤其是其通过“Next Generation Internet”(下一代互联网,简称NGI)计划,对诸如Mastodon、PeerTube和Jitsi等去中心化和开源项目进行资助,为欧洲的数字基础设施和网络生态贡献了不可忽视的力量。然而,最新曝光的内部文件显示,委员会目前正计划结束NGI项目,推出名为“Open Internet Stack”的新计划,但其具体内容和未来走向仍然模糊不清,带来了诸多疑问和不确定性。欧盟为何决定终结NGI,以Open Internet Stack取而代之?公开资料显示,NGI项目虽然被许多参与者评价为运作高效、管理简便,但却未能在商业化层面实现预期效果。欧盟委员会内部人士指出,NGI虽有大量创新成果,却难以形成足够的市场竞争力和经济回报,难以在巨头云集的数字经济中成为有力的替代方案。
因此,新计划更强调围绕“可信赖、交易、连接性及去中心化”的互联网技术栈建设,旨在打造包容性、可靠且人本的应用和服务。同时,Open Internet Stack被设想为与“Connected Collaborative Computing”(3C网络)紧密结合,后者被视作欧盟推动数字基础设施发展、强化与电信运营商生态连接的重要策略。3C网络构想旨在汇聚芯片、边缘计算与云计算、无线技术及数据管理等多种关键技术领域,打造一个覆盖广泛且协同高效的数字生态系统。这一战略转变显示出欧盟希望借助电信领域相对优势,强化自身数字主权和基础设施安全的决心。尽管如此,Open Internet Stack的具体实施细节却极为模糊,从预算规模、资助方向到支持对象等均未明朗。内部文件提及的四种预算方案从零资金到每年七千万欧元不等,其中最高预算设想甚至提出将开源维护者视为关键基础设施人员,体现了对数字弹性和安全的高度重视。
值得注意的是,文件强调欧盟必须采取行动,避免对非欧洲软件的过度依赖,否则不仅技术自主权受限,核心人才也可能流失海外。除了预算问题,开源开发者们最为关注的还包括公共采购的障碍。长期以来,开源软件在面对政府和公共机构采购时遇到了种种限制,主要是因为传统采购体系倾向于成品软件而非开放协作的代码项目。欧盟内部文件呼吁改善采购规则,提升采购人员对开源模式的理解与接受度,让开源软件更顺畅地进入公共服务领域。这一举措恰逢欧盟计划将内部云服务从微软Azure迁移至法国本土开源云供应商OVH Cloud,及公共采购规则改革的关键时刻,显示出欧盟在政策执行层面考虑的实时同步。另一方面,文件还提出设立一种新的欧盟法律形式,专门针对通过捐赠资助的开源组织,目的是简化其法律身份并有助于其可持续发展。
这一构想源自开源项目如Mastodon在德国因法律地位问题失去慈善资格的问题,反映了开源社区对法律保障的迫切需求。如果成功实施,可能为欧洲开源组织带来极大的制度支持和发展优越性。尽管Open Internet Stack带来了诸多期待,但其未来仍存在不小风险和挑战。NGI项目的终结让不少资助机构和开发者陷入不确定,NLnet基金会等传统资助方面临业务转型甚至暂停的压力。开源社区的核心项目目前对新计划的内容知之甚少,忧心政策转换可能影响现有资金链和项目持续性。整体看来,Open Internet Stack虽承载着欧盟强化数字自主、扶持本土技术创新的愿景,但由于政策层面缺乏明确性和具体实施路径,短期内难以形成切实可见的影响。
数字主权的保障不仅依靠资金投入,还需完善的政策框架和多方协调。未来欧盟在后续多年度预算谈判中,将如何平衡投入规模与项目成效,将直接决定欧洲开源生态的兴衰。此外,随着全球数字技术快速变革,欧盟还需紧跟产业和技术趋势,推动开放标准建设,加强跨境合作和人才培养,才能真正实现开放互联网的目标。回顾欧盟过去多年对开源的持续支持,可以总结出三大核心要素:尊重开源精神、促进技术共享、提升市场竞争力。Open Internet Stack计划的成功与否,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其在这三者之间如何找到平衡。欧盟不仅需要打造技术栈,更应构建友善且可持续的生态系统,让开源技术从实验室和社区走向广阔的市场和公共服务。
面对来自美国、中国等数字巨头的激烈竞争,欧洲必须明确战略方向,提供清晰政策支持,激发创新活力,维护数字主权安全。简言之,Open Internet Stack不仅是欧盟技术政策的转折点,更是检验其未来数字领导力的关键试金石。只有通过开放与合作,扎实推进基础设施建设,欧盟才能塑造一个更加包容、可信且富有竞争力的数字未来。随着计划细节逐步揭晓,行业观察者和开源社区均需密切关注其进展,积极参与政策制定,共同推动欧洲数字生态的健康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