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随着全球经济格局的不断变化,特别是美国对外贸易政策的调整,全球信息技术(IT)投资环境发生了重要转折。2025年,全球IT支出虽然仍在增长,但增速明显放缓,原因之一是首席信息官(CIO)们在当前贸易政策不确定性和关税波动的影响下,普遍选择暂停新的IT资本支出。技术分析公司Gartner于年初曾预测,2025年全球IT支出增长将达到9.8%,高达5.61万亿美元。然而,随着局势的发展,特别是美国总统特朗普加大了对进口关税的施压,Gartner不得不下调全年增长预期至7.9%。这一调整不仅包括汇率波动的影响,更体现了企业投资行为的谨慎转变。许多企业出于对未来政策走向的观望,暂停了新产品的采购和扩张计划,导致净新增IT投资明显止步。
Gartner的专家John-David Lovelock指出,目前美国正经历全球贸易政策的“重启”阶段,关税谈判仍在继续,尤其是与欧洲联盟的谈判悬而未决。全球企业在此背景下感受到浓厚的不确定性氛围,难以判断未来贸易壁垒的具体影响,因此选择暂缓新投资,保持观望态度。不同于宏观经济因素诸如GDP、利率、通胀或失业率,Lovelock强调,这次观望更多源于政策的不确定性,而非传统经济指标的变化。许多公司虽然预算尚未被削减,但为规避风险,已暂停或延期了新项目启动与硬件采购。投资银行Jefferies早些时候也曾报告,多数首席信息官已冻结相关项目,准备评估未来关税安排可能带来的成本压力。预计自8月1日起新一轮关税将实施,届时包括服务器、存储和网络设备等IT硬件产品的价格将普遍上涨,同时供应链可能出现中断和延迟,进一步加剧市场紧张局势。
尽管硬件和基础设施受影响最大,云服务及托管服务的经常性支出则相对稳定,未见明显的波动趋势。这反映出云计算模式的韧性及其在企业IT支出中的重要地位。值得关注的是,人工智能(AI)优化服务器领域呈现出令人瞩目的增长前景。Lovelock指出,2026年对AI服务器的投资预计将达到传统服务器的三倍,成为推动行业前进的新引擎。背后推手主要是大型云服务供应商和领先的AI技术企业,他们希望通过加大投入确保在未来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占据有利地位。目前全球AI市场仍处于快速发展阶段,虽然存在众多新兴厂商,但整体投资环境稳健,尚未显现泡沫风险。
市场正经历一个基于技术创新和整合的成熟过程,未来将逐渐形成少数几家主流巨头与若干利基供应商并存的局面。从更广的视角看,贸易政策重塑的信息技术生态不仅仅影响硬件采购成本,还可能对技术产品的供应链管理、研发投入及市场战略产生深远影响。企业需要灵活调整其数字化转型路径,在保障成本效益的同时,也要加强风险识别与应对能力。面对关税带来的不确定性,部分企业开始加速寻找替代供应链和多元采购策略,力图减少单一市场政策变动带来的冲击。此外,软件即服务(SaaS)和人工智能技术的快速普及,为企业提供了灵活、高效的技术解决方案,缓解了硬件采购受限所带来的影响。未来,随着贸易协议逐步明朗,全球IT投资有望恢复稳健增长,但短期内政策波动导致的市场观望仍将持续。
在数字经济时代,CIO面临前所未有的挑战与机遇,如何平衡投资节奏与风险管理、抓住AI及云计算带来的创新动力,将成为决定企业数字化成败的关键。总之,全球贸易政策走向深刻影响着信息技术投资格局。CIO们在不确定环境下做出策略调整,既反映了对风险的理性应对,也体现出对技术创新趋势的积极拥抱。面对不断演进的国际形势,企业亟需增强敏捷性和前瞻性,确保在未来的全球技术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