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科技变革日新月异的当下,人工智能(AI)已成为推动社会变革和商业创新的核心力量。然而,围绕AI的各种叙事被高度神话化,其中充斥着利己主义投射和权力斗争的影子。借鉴冷战后国际关系中的现实主义理念,重新审视人工智能的发展现状与未来治理,帮助我们更为客观而深刻地理解这场AI竞赛背后的动因和挑战。 现实主义,起源于二战后的国际关系理论,主张国家行为以自我利益为核心,反对理想主义那种淡化利益冲突、寄望于普世价值合作的乌托邦梦。经历了20世纪上半叶的动荡与战争,国家利益与权力平衡成为现实政治的必然选择。如今,将同样的视角应用于AI领域,可以揭示人工智能企业与国家如何满怀自利心态,围绕技术主导权展开激烈竞争,这种态势既塑造了AI的技术发展,也决定了监管与伦理话语的走向。
AI技术的快速普及和广泛渗透,尤其是自2022年ChatGPT发布以来,其在各行各业中的应用日益普遍,让人们似乎陷入了一种AI技术无所不能的迷信。事实并非如此。正如《AI假油》一书所指出的,当前AI技术表现出“足够好”的功能,这一“足够好”并非意味着技术完美,而是能够满足企业的商业需求和市场的期望,从而推动资本投入持续涌入。与此同时,企业通过制造和放大未来AI技术的潜力和影响的幻想,稳固自身既得利益,进而扩大其社会权威及市场份额。 最大的问题在于,这些由大企业铺陈的AI叙事掩盖了真正关键的质疑:这些AI产品是否真的如它们所宣称的那样有效?许多AI应用更像是一种现代的“技术炒作”,即便其实际能力有限,却因企业营销和投资热潮被赋予不切实际的期待。基于此,公众、政策制定者乃至投资者很容易陷入对AI潜力的盲目信任,而忽视了其局限性和潜在风险。
从组织社会学和人类学角度分析,AI的权威地位是被刻意构造的。例如,在某些机器学习实验室中,研发人员会将复杂的社会科学问题转化为统计分类任务,用以展示技术的“能力”。这类示范不仅在学术领域常见,也广泛应用于企业营销和投资推介,借助故事建设吸引资本与人才投入,形成正反馈循环,让AI技术的影响力不断扩大。 另外,不同规模的技术团队在面对“足够好”的标准时,体现出迥异的工作文化与伦理态度。一些大型科技公司内,工程师们追求极致的创新、挑战传统的算法极限,而中型企业则更加注重代码的实用性和项目的按时完成,强调团队协作与社会责任。这种差异反映了科技生态系统内部多层次的道德考量,也说明技术发展并非单一维度推动,而是围绕着“实用”和“价值”的复杂社会互动在展开。
然而,AI治理面临的最大难题在于,诸如“智能”和“安全”等核心概念本身定义模糊、标准复杂,使得企业在设定目标和衡量成功时存在很大弹性。为了保持竞争优势,许多巨头科技公司倾向于发布难以验证且易引起公众关注的研究成果,由此促进市场炒作,形成行业的“绩效指标”和“基准竞赛”,以维系品牌形象和投资信心。 竞争本质上促成了所谓的“AI军备竞赛”叙事。各国政府与科技企业热衷强调技术领先的重要性,试图避免在未来的国际实力比拼中落后。这种情绪催生了一种以国家安全和经济利益为核心的AI发展策略,将AI技术推向全球博弈的焦点位置。虽然这种策略能在短期内激励创新和投入,但同时也极大地限制了理性监管的空间,造成政策制定过程的复杂性和僵局。
美国学者加里·马库斯在其研究中清晰地指出,当前的AI政策常被“全球AI军备竞赛”的说辞所绑架,使得任何形式的监管举措都被视作削弱国家竞争力的潜在风险。尽管美国国会已经开始探讨设立类似FDA的专门监管机构,以对AI产品进行事前和事后评估,但政治层面的现实压力和国际竞争格局使这种设想推进的步伐异常缓慢。 为何AI技术能够如此迅速且广泛地夺取多个领域的权威?从社会学角度看,答案在于企业将AI与公众真正关心的问题绑定,无论这些技术实际能否解决问题,在社会认知层面塑造了一种“AI即未来”的信仰体系。这种信仰帮助企业获取大众认可,稳固其商业模式和市场地位,同时也让监管与社会监督难以真正发挥作用。 面对这种形势,构建一种适用于AI的“现实政治学”框架尤为重要。该框架主张以组织生存和合法性为核心,透视AI公司在技术开发和社会责任之间的权衡,理解它们既满足资本逻辑,又需要不断“制造”合法性的双重目标。
它提醒我们,围绕AI展开的各种叙事不仅仅是技术进步的描述,更包含了复杂的权力操作和利益维护。 此外,现实政治学的视角也促使我们重新思考国际合作在AI治理中的可能性。虽然国家利益驱动着激烈的竞赛,但应对跨国AI风险和挑战需要超越狭隘的民族国家框架,构建全球性、多边、包容性的监管机制。实现AI的安全、可控与公平,是关乎全人类未来的共同课题,任何忽视这一点的政策都难以长远。 同时,公众参与和社会监督也是遏制AI技术自我膨胀和滥用的关键。只有让多元主体真正发声,打破科技精英和资本集团对话语权的垄断,才能推动AI向着符合社会广泛利益的方向发展。
总体而言,迈向人工智能的现实政治学,意味着我们必须超越技术崇拜和乌托邦幻想,勇敢面对AI背后的权力斗争、利益博弈与伦理挑战。只有以清醒的态度审视AI技术,推动科学透明、严格监管和多方参与,才能推动技术进步与社会公正的有效结合,开创一个真正安全、可靠且利于人类福祉的AI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