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当今的汽车市场中,随着科技的高速发展,越来越多的车型配备了多达十几种甚至更多的驾驶模式。从舒适模式、运动模式,到越野模式、雪地模式,再到节能模式、赛道模式,似乎车企都希望通过丰富的驾驶设置让消费者感受到“高科技带来的多样化体验”。然而,这种层出不穷的驾驶模式是否真的提升了驾驶的乐趣和车辆性能?或者说,它们反而使得驾驶变得复杂且不自然,增加了体验的负担?本文将从汽车设计本质出发,探讨为何应减少驾驶模式,回归打造一辆真正好开、均衡的汽车才是王道。 传统意义上的“驾驶者之车”往往是指那些无需过度调整即可兼顾日常驾乘舒适和激烈操控性能的车型。以经典车型如E39宝马M5、自然吸气的马自达MX-5、第一代大众甲壳虫GTI为代表,它们被誉为传奇不仅因为动力强劲,更重要的是这些车型自始至终保持住了平衡,既能让驾驶者享受驾驶乐趣,也不会在平常道路上折磨车主的脊椎和神经。它们的机械调校和底盘设计天衣无缝,不需要驾驶者不断地切换各种模式来适应不同路况,车辆本身就能在不同场景下表现出色。
这正是许多现代车型所欠缺的灵魂。 然而,现代汽车制造商逐渐依赖于复杂的电子控制系统,通过软件设定多个驾驶模式来“模拟”不同的驾驶感受和性能表现。尽管从技术角度来看,赋予车辆多样化的配置和模式似乎能够满足更多消费者个性化需求,但这无形中也引发了两大问题。首先,过多的选择往往使驾驶者犹豫不决,特别是在需要快速反应的驾驶环境下,适宜的模式难以及时选择,甚至使驾驶体验变得分散和不连贯。其次,过度依赖电子调节削弱了汽车本身机械结构的固有品质,导致车辆失去应有的纯粹感与自然响应,反而变得“机械化”程度过高,降低了驾驶的直觉性和趣味性。 就拿梅赛德斯-AMG C63 S E Performance这一高性能车型来说,它的最大马力和扭矩潜力只有在Sport+、Race或者特殊的Sport Response按钮激活时才能全部释放;而处于舒适模式或者普通运动模式时,动力输出会被刻意限制。
这样的设计对性能追求者来说意味着,想真正享受这款车的极致表现就必须频繁地切换模式,才能获得理想的动力响应。但实际上,这也让不少驾驶者感到困惑和不满,因为最高性能被锁定在了限定模式里,其他模式下车辆显得不够流畅或者不符合预期。这样复杂的模式切换体验,不但没有提升驾驶乐趣,反而成为了额外的负担。 值得注意的是,减少驾驶模式并不意味着放弃调整车辆性能的能力。有些汽车制造商,比如英国著名跑车品牌Lotus就恰当地诠释了如何通过精准机械调校来实现驾驶体验上的极致平衡。他们的车型,包括经典的Elise和较新的Emira,底盘调校始终精准且适应多种路况,驾驶感觉直接且富有乐趣。
Lotus车型的驾驶模式数量合理,通常控制在三种以内,涵盖巡航、运动和赛道模式,这种简单明了的设计让驾驶者能迅速找到合适的驾驶氛围,而无需被繁琐的菜单和设置所困扰。更重要的是,Lotus没有依赖电子系统去频繁调节悬挂,而是通过机械结构和整体调校来保证车辆本身的稳定性和响应性,从而让驾驶变得纯粹而赏心悦目。 同样值得借鉴的还有瑞典汽车品牌沃尔沃。沃尔沃多年来坚持一种较为简洁的车辆设置理念,尤其是其V90 Cross Country车型,基本不提供除越野专用模式外的其它驾驶模式。沃尔沃认为,如果一辆车从设计与制造环节起就以调校合理、舒适与安全为原则,那么消费者根本无需通过复杂的模式切换去“寻找”理想的驾驶状态。几年前,沃尔沃甚至宣布在多数车型取消多余的驾驶模式,推动设计回归本质,让驾驶变得不再杂乱而更加纯粹。
这种理念不仅简化了用户操作,也提升了车辆整体的稳定性与可预测性,极大地增强了日常使用体验。 回顾汽车工业的发展历程可以发现,早期的经典驾驶者之车之所以能够流传至今,正是因为它们鲜明的个性与出色的调校,而不是依赖电子辅助或者各种模式切换。当汽车成为“电脑”时,固然带来了无数技术创新与安全提升,但过分复杂的配置却容易让驾驶者感受到距离感,降低了驾驶本质的乐趣,甚至带来疲惫和困惑。大家购买汽车,无非是希望获得一辆既能满足日常通勤舒适,又能偶尔激情驰骋的座驾,太多的模式反而成了“伪需求”,没有真正解决汽车的根本问题。 制造一辆能够“自适应”各种路况和驾驶心情的汽车,应当从机械结构、底盘调校、动力系统等方面做到均衡和合理,而非通过软件反复堆砌各种模式。通过科学严谨的悬挂调校,精准的动力输出调控以及合理的人机交互设计,汽车本身应该能够做到既温和舒适又充满驾驶乐趣,驾乘者无需时刻调整设置即可获得满意的驾驶体验。
车企应当向那些少而精的经典车型学习,尊重驾驶的本质需求,摒弃“花哨”的多模式伪繁荣,回归驾驶的纯粹性和真实感。适当保留几个关键模式,可以满足特殊需求,比如极限赛道或恶劣路况下的性能需求,但绝不应让模式成为使用的绊脚石。 总之,汽车的未来不应是驱使消费者“学会操作复杂系统”的未来,而是打造一辆“自然而然好开”的汽车。汽车工业应再度聚焦于机械工艺与本质设计的提升,让每一辆车都能即插即用,带给驾驶者真正的舒适、高效与激情。制造一辆好车,不是堆砌功能和参数的堆栈,而是打造那种即使不懂高科技,也能简单享受驾驶乐趣的纯粹之美。让车回归车辆,这才是对驾驶者真正的尊重和回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