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7月,安妮·沃西茨基领导的非营利机构TTAM研究院成功获得法院批准,以3.05亿美元收购了她近20年前共同创立的基因检测公司23andMe。这笔交易是在23andMe经历破产保护之后展开的,为这家曾经引领基因检测风潮的公司注入了新的活力和希望。此次收购不仅终结了长达数月的竞购战,也为基因检测领域未来的发展定下了重要基调。 23andMe成立于2003年,以其创新的个人基因组服务闻名,用户通过唾液样本便可获取自身DNA信息,帮助人们了解遗传健康风险和祖源背景。公司曾一度被视为基因科技的领军者,深刻改变了大众获取遗传信息的方式和渠道。然而,随着市场竞争加剧和商业模式的调整挑战,23andMe在2021年决定上市后,盈利难题逐渐显现,最终在2025年3月递交破产申请,开始寻求重组和资产出售的机会。
安妮·沃西茨基一直希望将23andMe私有化,摆脱公开市场的压力,使公司能够更专注于研发和用户体验。据透露,去年9月,23andMe的独立董事会成员曾因与沃西茨基在公司未来发展战略上的分歧,集体辞职,为她私有化计划铺平了道路。尽管如此,她最初未能成功竞得公司控制权,直到TTAM研究院参与竞标,并以高于竞争对手雷杰纳隆制药的出价成为最终赢家。 此次收购不仅涵盖了23andMe著名的个人基因组服务,还包括其研究部门和远程医疗子公司Lemonaid Health。Lemonaid Health此前计划停运,如今则有望借助TTAM的资源得到重启和发展。收购完成后,TTAM有意继续推动基因组测序技术普及化,增强普通用户对基因健康知识的获取和理解。
沃西茨基在声明中强调,TTAM将秉承23andMe的核心使命,让更多的人有机会接触、理解并受益于人类基因组研究成果。她表示,“未来的医疗属于所有人”,意味着基因科技有望走向更加开放和平等的健康服务新阶段。虽然她此前已辞去23andMe首席执行官职务,目前尚不清楚是否会重返领导岗位,但她在公司破产重组期间一直活跃于董事会,显示她对公司发展有持续的深度参与。 23andMe的破产背景主要源自于其难以找到稳定盈利的商业模式,尤其是在遏制成本和激发消费者持续需求方面遇到了挑战。此外,用户隐私问题一直是行业敏感话题。尤其是在2023年发生的数据泄露事件之后,公众对基因数据安全的担忧显著增加。
TTAM未来治理的透明度和数据保护措施将成为用户和市场关注的焦点,决定公司能否成功重建公众信任。 此次收购还暗示基因检测市场正在经历转型期。过去几年,基因检测服务迅速普及,大量用户出于对健康管理和祖源探索的兴趣,选择通过商业平台购买基因检测套件。然而,随着市场逐渐成熟,技术壁垒、数据隐私法规以及用户需求的多样化使得企业必须调整战略,更加注重研发创新和合规运营。TTAM的非营利性质可能使23andMe在未来能绕开部分商业压力,更专注于科研和公共健康目标。 业内分析师指出,沃西茨基此次收购是一次典型的“创始人回归”,体现了创始人对公司未来发展方向的坚定信念。
通过非营利机构持股,不仅避免了公开市场的短期资金波动影响,也为长期科研投入创造了条件。同时,TTAM收购23andMe的定价超过雷杰纳隆,显示市场对基因检测潜力仍保持乐观。 随着基因科技的进步和大数据分析的深度融合,未来个人基因组服务的应用场景将更加广泛,包括疾病早期预警、个体化用药指导、精准营养规划等。TTAM的介入有望推动这些前沿领域的研究,帮助23andMe重新赢得行业领导地位。同时,非营利组织的属性也使得其更有可能参与公共健康项目,洽谈政府及医疗机构合作,促进基因科技普惠大众。 对于23andMe拥有的约1300万用户基础,未来的服务模式和隐私保护政策将是关键。
如何保证用户数据安全,尊重用户知情权,并利用海量基因数据为医疗科研带来突破,是TTAM面临的核心挑战。沃西茨基及其团队近年来的布局表明,他们意图加强技术研发和数据管理体系建设,为用户创造更高的价值和更安全的使用环境。 此次收购也为整个基因检测行业敲响警钟。企业不能单纯依赖早期市场热度和规模扩张,盈利模式需更加多元和可持续。基因检测服务需要结合精深科研、法规合规以及用户体验的提升,才能真正实现健康管理的助力角色。 综合来看,安妮·沃西茨基领导的TTAM研究院收购23andMe事件不仅迈出了基因科技商业模式创新的重要步伐,也标志着该领域从单一的商业探索向公益科研与健康服务融合的转型过程。
未来,随着科技不断进步和用户需求升级,23andMe有望借助非营利平台实现更具社会价值的创新,为全球基因健康服务打造新蓝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