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全球金融市场迎来一场有关多样性、公平与包容政策(DEI)语境的重大变化。根据英国律所兼数据服务提供商Freshfields的统计,标普500指数中的200多家公司在最新的年度报告中刻意减少甚至剔除了“多样性”和“公平”等关键表述,且包含“多样性、公平与包容”这一整套概念的使用率较去年骤降近60%。这一现象成为企业界和投资人关注的焦点,也引发了关于企业社会责任与经营优先级的新一轮讨论。该趋势背后既有政策驱动,也反映了企业对公众舆论和市场动向的灵敏回应。2025年伊始,美国总统特朗普上任后迅速签署行政命令,正式终止联邦政府的DEI项目,并指令相关机构严控私营部门的DEI措施,对政策层面的风向标产生了直接影响。与此同时,一些先锋企业积极顺应变化,调整内部战略以减少可能引发争议的“政治色彩”。
如Alphabet、Meta、麦当劳、亚马逊、摩根大通、Target及Tractor Supply等知名企业均主动宣布对其多样性策略进行调整。特别是Tractor Supply的CEO Hal Lawton明确表示,该公司希望从任何被视为带有政治或社会倾向性的言论中脱身,转而以更中立或非政治化的框架重新塑造企业文化。值得关注的是,不少企业并非完全放弃包容性或平等原则,而是选择用“融合”、“归属感”及“基于能力的工作环境”等较为中性的词汇替代传统的“多样性”和“公平”。这种语言上的转变,既是为了减轻外部和内部的压力,也是为了迎合更宽泛的员工及客户期待。ISS-Corporate执行董事Kosmas Papadopoulos就指出,如今企业在相关议题上的措辞正经历显著变化,这不仅体现在词汇替换上,也体现出思维模式的演进。具体企业案例层面,金融行业的动向尤为引人注目。
美国银行在今年2月公布的年度报告中,删去了此前文件中所有关于“多样性与包容性”的8个引用点,同时将旗下人力资源部门的“多样性和包容性组”更名为“机会与包容组”,意在通过“机会”这一概念传递一种更具吸引力与包容性的企业文化。全球最大资产管理公司黑石集团也采取了类似做法,去除多处“多样性”字样,将原本名为“多样性、公平和包容”的章节更名为“连接与包容”,试图以更广义的视角描绘员工间的互联关系和工作氛围。摩根大通亦几乎杜绝了“多样性、公平与包容”在报告中的出现,将原有的多样性方案转变为“机会”项目,体现出其对相关议题的重新定位。这些调整既反映了企业对于政策环境变化的适应,也表达了对社会多元呼声的新思考。尽管诸多巨头纷纷修改措辞甚至策略,但2025年股东层面对DEI变革的支持力度依旧有限。投资者提交的专注于多样性、公平和包容的提案仍未获得过半数支持,然而近年来针对反DEI的股东提案数量明显增加,显示市场对这类议题的争议度在上升。
可以看出,企业治理与社会责任的平衡始终是资本市场关注的热点,尤其在意识形态和政策环境剧烈变化的背景下,更显复杂。企业在调整DEI话语体系时,需要兼顾内部员工的价值认同与外部投资者的期待,同时避免引起外界对企业社会责任缺失的质疑。综合来看,2025年标普500公司在年度报告中的措辞变化,是企业在新形势下探索适应路径的有力体现。多样性、公平与包容仍将是塑造企业竞争力和品牌形象的关键因素,但其展现方式更趋多元化和策略化。取代传统DEI词汇的“归属感”、“机会”、“互联”与“包容性”等新表达,或许为未来企业文化与社会责任的实践提供了更加灵活的空间。未来观察角度应包括监管政策的进一步动态、企业如何在全球不同市场调整战略,以及股东与公众对企业社会责任认知的长期演变。
在全球文化和经济环境风起云涌的时代,企业如何科学把握多元化及包容性议题,兼顾商业目标与社会价值,仍是一场需要持续关注的复杂博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