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全球环境污染日益严峻的背景下,一类被称作“永远化学品”的物质——全氟和多氟烷基物质(PFAS)因其难以降解且广泛存在于日常生活中的各种产品中,引起了广泛关注。近期,20位国际知名科学家联合发声,强烈反对企图缩小PFAS定义范围的行动,认为这是出于政治或经济动机,可能导致对这些有害化学物质监管的削弱,从而带来严重的公共健康和环境风险。PFAS由多种合成化学物质组成,因其卓越的防水、防油和防污性能,被广泛应用于防水服装、不粘锅、消防泡沫、电子产品等领域。其分子结构极其稳定,对环境中的自然降解过程高度抵抗,因此得名“永远化学品”。近年来,随着科学研究不断揭示PFAS对人体健康的潜在危害,包括癌症、免疫抑制和激素失衡等问题,全球范围内对其加强监管的呼声日益高涨。各国纷纷开始出台禁用某些PFAS物质的法规,致力于控制和减少其污染。
然而,近期在国际纯粹与应用化学联合会(IUPAC)内部,出现了一些拟定缩小PFAS定义的动向。该组织试图通过启动项目,提出更“严格”和统一的PFAS分类标准,以便更精准地管理这一类化学物质。该项目主席所撰写的文件提出需在科学严谨、经济考量与社会期望之间取得平衡,从而为有效的法规制定铺路。尽管如此,科学家们对这一尝试表达了深切担忧。他们在《环境科学与技术通讯》出版的论文中指出,缩小PFAS定义的做法不仅缺乏科学依据,还可能被某些利益集团利用,从而为削弱监管制造便利。斯德哥尔摩大学的伊恩·考辛斯教授明确表示,混淆PFAS的化学定义与其法规定义之间的界限不仅会带来困扰,更可能是故意制造混乱的策略。
科学家们强调,国际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OECD)现行的PFAS定义已经科学、明确且适合识别这类化学品。放宽定义标准则可能导致欧盟和英国等地正在制定的监管体系严重缩水,减少须受控的物质数量,妨碍有效监控,最终削弱公共健康及环境保护。这一潜在后果引发了研究领域和环保团体的普遍担忧。与此同时,IUPAC项目的共同主席皮埃兰杰洛·梅特兰戈洛教授澄清,目前该工作组尚未得出最终结论,也未排除任何化学子类物质,重要的是,IUPAC也未正式批准任何定义的更改。来自朴茨茅斯大学的亚历克斯·福特教授指出,化学工业及其游说团体曾利用否认、转移话题、制造疑虑和拖延等手段阻碍有害化学品的监管进程。英国当前仍在讨论如何处理PFAS问题,过往经验表明,模糊甚至改变污染物定义只会延迟其审查与管理,带来消极影响。
英国环境、食品及农村事务部(DEFRA)表示,虽然一般遵循OECD的定义,但在特定情况下不排除采用更窄的定义。科学家们在他们的论文中呼吁政策制定者继续以OECD的定义为基础,制定统一的监管标准,强调即使在法规范围内可对个别情况作出合理豁免,也不应更改整体定义。PFAS的定义争议体现了科学研究与政策制定过程中复杂的利益博弈。定义变化不仅涉及科学共识,更影响法规框架的制定与执行。保持定义的科学严谨性及清晰界定,有助于防止因利益驱动而削弱对有害化学物质的监管,确保环境安全和公众健康不被忽视。作为持久存在于环境中的污染物,PFAS对水资源、土壤以及生物链的危害广受关注。
其不可降解的特性令其在生态系统中积累,进而威胁动植物及人类的健康安全。未来治理PFAS,需要全球合作,科学家、监管机构及产业界共同参与,确保政策既具科学依据,也兼顾社会及经济现实。只有统一且全面的定义,才能为全球提供切实的监管框架,防止“永远化学品”持续污染,保护地球和子孙后代的健康。综上所述,保持现行PFAS的定义标准至关重要。科学家警示,任何弱化、缩小其定义范围的企图,都将带来监管漏洞,延缓对环境及健康的保护进程。未来,在不断积累科学依据的基础上,应推动更加严格和全面的法规落地实施,将减缓甚至终止“永远化学品”对人类及环境带来的长期威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