梅赛德斯-奔驰集团在2025年第二季度的财务表现引发广泛关注,特别是其收入和息税前利润(EBIT)因全球新型贸易关税政策而受到明显影响。这一财务波动不仅反映了全球宏观经济环境的不稳定,也深刻揭示了跨国汽车制造商在复杂国际市场中所面临的挑战。与此同时,公司依靠其强大的业务基础和现金流管理能力,实现了一定程度的稳健运营。梅赛德斯-奔驰集团报告显示,其全球业务营收同比下降近十个百分点,息税前利润更是出现了超过五成的下滑。具体来看,其季度营收从上一年度同期的367.4亿欧元缩减至331亿欧元,降幅达到9.8%。利润方面,更是由31亿欧元骤降至9.57亿欧元,下降幅度超过68%。
这组数据明确体现了贸易关税措施对企业盈利能力的严重制约。贸易战的影响主要体现在成本结构的变化和市场需求的波动上,多地实施的新关税不仅推高了供应链成本,也使得市场竞争环境愈发严峻。梅赛德斯-奔驰旗下三大业务部门虽然整体遭遇压力,但均实现了正向的自由现金流,尤其是其工业业务部门第二季度自由现金流增至19亿欧元,同比提升14.5%,显示出公司现金流管理的高效性和弹性。公司在财报中指出,息税前利润中包含了约7.15亿欧元的调整金额,主要与推进运营效率提升以及兼并收购相关的资本运作有关。比如,集团出售了阿根廷的部分生产及销售能力,以应对贸易成本骤增带来的经营压力。汽车销售表现同样受到明显影响。
整体销售量下降9%,至45.37万辆,主要表现为中国市场的需求放缓以及为了缓解库存压力而实施的调整。值得注意的是,尽管整体销量下滑,插电式混合动力车(PHEV)和新能源汽车(xEV)的销售却分别增长了34%和4%,彰显出集团在新能源汽车领域的稳健发展与市场接受度提升。在高端车型领域,销售占比达到14.3%,这表明尽管面对外部压力,消费者对奔驰高端产品的需求依旧稳定。奔驰汽车业务的调整后息税前利润率为5.1%,上半年为6.2%。如果剔除关税影响,季度销售回报率被推算为6.6%,显示出企业核心盈利能力在压力下仍保持韧性。梅赛德斯-奔驰商用车业务同样遇到销售减少的考验,第二季度销量下降10%至9.34万辆,但电动商用车销量较去年同期增长32%。
其中,5,000辆电动货车被纳入亚马逊的物流运输网络,显示出企业在商用电动车市场上的布局进一步深化。整体来看,奔驰集团2025年上半年营收为663.7亿欧元,同比下跌8.6%,息税前利润为35.6亿欧元,调整后息税前利润为45.3亿欧元。净利润较去年同期的60.8亿欧元骤降至26.8亿欧元,降幅达55.8%。面对严峻的全球贸易环境,奔驰集团积极招商引资以及优化业务结构,以应对全球市场重新洗牌带来的冲击。公司持续推进效率提升计划和产品线调整,加强研发投入,以维持竞争优势。同时,奔驰聚焦新能源汽车战略,推动插电混合动力及纯电动车型的推广,符合全球绿色发展趋势,也有助于缓解传统产品受关税影响所带来的压力。
另一个值得关注的因素是旗下生产和销售基地的地理布局调整。通过出售部分产能并优化供应链,奔驰试图降低因关税导致的额外成本,强化区域市场的响应速度和灵活性。分析人士指出,奔驰此次财报反映的不只是个别公司业绩的波动,更是全球汽车产业链面临转型和压力的缩影。贸易保护主义抬头,供应链数字化和本地化趋势明显,企业必须通过技术创新和运营模式革新来应对不确定性。尽管短期内财务数据承压,但奔驰集团依然展现了深厚的市场根基和转型潜力。新能源汽车销售的增长及高端市场的稳健表现,为企业未来发展奠定坚实基础。
整体而言,关税政策带来的经营压力促使奔驰集团加快调整步伐,从成本控制、业务结构优化到技术创新多方面发力,致力于确保长期竞争力和稳定盈利能力。对于投资者和行业观察者而言,梅赛德斯-奔驰此次财报既展示了企业在复杂全球环境下的应变能力,也提醒了汽车行业未来面对的多重挑战和变革机遇。展望未来,随着全球贸易政策的逐步明朗和新能源汽车市场的持续扩张,奔驰集团将有望稳步迈入新的增长阶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