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当今世界,人工智能技术的飞速发展正深刻改变我们的生活方式和经济结构。然而,科技进步的背后也藏着环境与社会公义的严峻挑战。位于美国孟菲斯的一个以黑人为主的贫困社区,正成为最新的“牺牲区”,承受着因一项前沿AI超级计算机项目带来的严重环境污染。这一事件不仅展示了环境不公的现实写照,同时也揭露了财富与阶级如何影响环境负担的分配。2024年,埃隆·马斯克转向人工智能领域,成立了名为“Colossus”(巨像)的xAI超级计算机设施,旨在为他的AI聊天机器人Grok提供强大的计算能力。被誉为全球最大的超级计算机,Colossus的能源需求极其庞大。
然而,这座设施位于一个早已受工业污染困扰的南孟菲斯社区,居民多为低收入黑人群体,长期以来面临严重的污染相关疾病。尽管当地政府为该项目颁发了仅限使用15台甲烷发电机的许可,xAI却无视规定,实际部署了33台燃烧甲烷的燃气轮机。如此超额运作导致孟菲斯的雾霾指数飙升30%至60%。这些发电机日以继夜排放大量氮氧化物和致癌的甲醛,不仅污染空气,还对居民的呼吸系统和心血管健康构成巨大威胁。南孟菲斯的环境污染水平已经超过了田纳西州谢尔比县的多个著名工业污染源,包括大型化工厂、炼油厂和机场等。南孟菲斯社区不仅面临极高的癌症发病率,而且四周被众多有毒物质排放的工厂环绕。
埃隆·马斯克的xAI项目成为该地区第十八个排放毒物的工业源头,让原本就脆弱的环境和居民健康雪上加霜。环境污染问题不仅仅是全球范围内的热点议题,美国内部同样存在类似的阶级和种族不平等的现象。富裕阶层因其奢华生活方式导致的碳排放远超贫困人群,却拥有更多资源和能力避免环境带来的直接危害。以马斯克本人为例,其私人飞机每年产生的碳排放量相当于南孟菲斯数百居民的年排放总和,加上其SpaceX火箭发射的排放,更是令人生畏。然而,支持这些技术和生活方式的亿万富翁免受污染影响的事实,充分凸显了环境正义的缺失。此外,马斯克旗下的隧道挖掘公司尽管以减少地上交通拥堵为宣传目标,但其隧道建设所产生的碳排放量据称是同等道路建设的八倍。
他打造的超级计算机和相关项目,带来的不仅是技术进步的光环,更是难以忽视的环境代价。清洁空气作为美国宪法第九修正案确立的权利,以及联合国认可的人权,理应受到保护。然而当地政府对xAI项目的有害排放选择视而不见,缺乏有效监管和问责机制。南孟菲斯社区被迫成为工业污染的牺牲品,反映了更为普遍的环境种族主义问题。当地议员贾斯汀·皮尔逊直言不讳指出,非裔美国人居住区更容易邻近有毒废物处理设施,也因此遭受更高癌症风险。孟菲斯的情形不难让人联想到美国其他臭名昭著的环境危机区,例如路易斯安那州的“癌症走廊”和密歇根州弗林特的水危机。
这些区域的多数居民也是经济脆弱、少数族裔成员,他们承担了工业扩张带来的惨痛后果。尽管联邦政府和法律曾努力通过《清洁空气法》和《清洁水法》保护弱势社区免遭环境侵害,如今随着最高法院对环保法规力度的削减及环保署预算的缩减,这些保护措施正面临极大削弱。在政治和资金力量的博弈中,当地居民的声音往往被边缘化。在这样的大环境下,孟菲斯南部社区的未来显得格外脆弱。亿万富翁的超级计算机设施可以肆意违反环保规定,轻易地绕过监管者的制约,原因在于基层社区缺乏资源和影响力去抗衡权贵势力。这不仅体现了美国社会中权力分配的不均,也让人们反思科技发展与社会公平的关系。
环境不公正不仅关乎污染分布,更涉及资源的公平分配和决策权的掌握。孟菲斯事件提醒我们,科技创新必须伴随着对弱势群体权益的尊重。社区居民对自己生活环境命运的决定权理应得到尊重和保障,不能将他们置于被人为设定的污染牺牲区之中。今天的社会,应致力于打破以财富和权力为核心的决策结构,实现环境治理的民主化。环境保护不应是有钱人的奢侈品,而是每个人不可剥夺的基本权利。面对环境污染带来的健康危机,唯有加强监管、赋权受害社区、推行绿色能源规划,才能扭转弱势群体遭受环境负担的恶劣局面。
孟菲斯xAI项目所暴露出的阶级冲突和环境不公,是全球范围内环境正义议题的缩影。作为公民社会的一部分,我们应关注和支持基层社区的环境权利,并敦促政策制定者落实公平、公正的环境治理。只有如此,科技进步才能真正惠及所有阶层人民,而非加剧已有的社会裂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