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人工智能技术飞速发展,AI代理(Agent)作为智能系统中自主执行任务的软件实体,逐渐成为推动产业革新的关键力量。然而,不同厂商和组织开发的AI代理各自拥有独立的技术框架和语言,导致它们之间难以顺畅通讯和协作,限制了AI系统整体的智能化水平。针对这一痛点,谷歌在2025年4月于其Cloud Next大会上首次亮相了创新的Agent2Agent(简称A2A)协议,旨在打破AI代理间沟通壁垒,打造一个开放、标准化的跨框架通信协议。继发布后,谷歌于同年6月23日在开源峰会上正式宣布将Agent2Agent协议捐赠给Linux基金会,并迁移至全新的GitHub开源仓库,期望借助Linux基金会的中立治理和生态建设经验,推动协议成为业界通用标准。 Agent2Agent协议专为实现不同AI代理之间的互联互通而设计,摆脱了传统单一供应商或框架的限制。它不仅支持代理之间彼此发现和识别,还让代理能够发布自身能力和状态,实现复杂任务的协作分工。
换言之,A2A让多智能体系统能够真正发挥协同效应,组合多样化的智能资源共同完成更加复杂和多步的任务。 与曾大热的Anthropic公司提出的Model Context Protocol(MCP)不同,后者主要目的是连接AI代理与外部工具及数据源,Agent2Agent强调的是代理与代理之间的直接通信。谷歌软件工程师Mike Smith在演讲中解释称,代理本身具备一定自治性和交互复杂性,往往需要因任务内容进行动态协商和反馈。A2A的设计充分考虑了这种互动的弹性与层次,使代理在面对请求时能够灵活响应、请求补充信息或分摊任务。 谷歌此次将Agent2Agent协议贡献给Linux基金会,得到了亚马逊云服务(AWS)、思科、Salesforce、SAP和ServiceNow等科技巨头的支持。Linux基金会会负责维护协议标准、开发相应的软件开发工具包(SDK)、NPM包以及其他开发者工具,推动形成健康的开发者生态系统,促进产业广泛采纳,确保项目的中立性和开放规范。
业内专家普遍认为,Agent2Agent的开源和标准化意义重大。在人工智能产业竞争日益激烈和多样化的今天,开放共享的协议能够降低技术壁垒,提升系统兼容性,鼓励更多企业和开发者创造出互操作性强、合作高效的智能服务。同时,A2A协议将助力构建多智能体联合体,例如多代理团队协作完成医疗诊断、自动驾驶车队协调或者智能客服生态网,为人工智能技术赋能更多行业应用场景。 A2A协议的发展也体现了当前AI技术生态面临的多样性趋势。一方面,多个AI平台、模型和框架层出不穷;另一方面,AI应用越来越需要跨系统、多产品的协作,这让统一通讯协议显得尤为必要。通过捐赠给Linux基金会,谷歌表达了打造开源中立标准的初心,避免单一厂商锁定风险,进一步保证协议技术的公平和开放。
可以预见,未来几年,Agent2Agent协议有望成为AI代理间互操作的行业标配,带动智能代理技术从孤立封闭走向协同开放。社区不断迭代优化SDK与工具包,将进一步降低开发复杂性,推动协议走向生产级别的稳定和安全保障。同时,随着更多企业参与,基于A2A的创新应用和商业模式也将层出不穷,引发人工智能技术的新一轮生态繁荣。 除了技术推进,这次捐赠行为也引发更多业内对AI标准化治理的关注。众所周知,AI协议和接口的标准化不仅提升技术兼容性,更影响整个产业链的合作效率和创新速度。依托Linux基金会成熟的开源治理机制,Agent2Agent项目将以透明、公正的方式推进决策制定,真正实现社区驱动,促进 AI及开源社区的融合发展。
总体来看,谷歌将Agent2Agent协议捐赠给Linux基金会不仅代表了企业推动技术开源合作的积极态度,也为AI代理互联互通和多智能体协作树立了新范例。随着A2A协议逐步成熟和生机勃勃的生态建设,未来AI代理间将实现前所未有的协调与共赢,助力人工智能迈入更加智能、开放和协作的新阶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