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随着加密货币市场的快速发展,围绕数字资产的投资欺诈案件也呈现激增趋势。其中“养猪宰猪”式诈骗模式尤为盛行,给全球投资者带来巨大损失。2025年美国司法部宣布通过美国特勤局没收了超过2.25亿美元的涉案加密货币资金,这些资金与数百名受害者落入的骗局紧密相关。此次行动不仅震慑了不法分子,也显示了政府打击加密领域洗钱和骗局的决心。 所谓“养猪宰猪”诈骗,源自诈骗者通过伪造真诚形象,逐步拉拢被害者不断注资,类似于“养肥猪只”后再进行“宰割”。此骗局往往利用受害者的信任心理,假借高额回报为诱饵,诱使其投入越来越多资金。
根据美国司法部透露,涉及此次没收的诈骗案件已经造成超过400名受害者共同损失数百万美元。被没收资金供未来返还受害者使用,同时将揭露更多涉案细节。 在此次执法行动中,稳定币发行商Tether也发挥了重要作用。Tether官方通过公开博客表示,积极配合司法部调查,为相关链上资金的追踪和冻结提供了技术支持。这一合作模式亦展现出加密行业内部打击欺诈的意愿和努力。作为市场中流通量最大的稳定币之一,Tether的参与无疑增强了政府追缴涉案资金的能力。
除了联邦层面的执法,同日纽约地方政府也宣布成功冻结43万美元的加密资产,这涉及一宗通过社交媒体假广告实施的投资诈骗。该案已明确识别出300余名受害者,合计损失逾百万美元。地方与联邦执法机构联合打击,多管齐下,有效阻断诈骗资金流动,保护投资者利益。 华盛顿哥伦比亚特区临时联邦检察官、前电视主持人让妮·皮罗在新闻发布会上强调,司法部的重点是保障普通民众免受欺诈行为侵害,确保受害者能够尽可能追回损失。她还提及,美国参议院近期通过的《天才法案》(GENIUS Act),该法案旨在加强对稳定币的监管,为未来打击数字资产欺诈提供法律支持。 根据联邦调查局互联网犯罪投诉中心(IC3)的报告,2024年,美国因加密货币投资诈骗而遭受的损失高达58亿美元,而整体数字资产相关诈骗金额更超过93亿美元。
这一数据揭示出数字资产领域潜藏的巨大风险,也促使监管部门加快完善相关法律法规,强化跨国合作与技术侦查能力。 加密货币投资诈骗的层出不穷,源于加密资产交易的匿名性和去中心化特性,使得追踪资金流动变得异常复杂。诈骗团伙利用这些特性设计多层洗钱路径,企图掩盖资金来源并逃避法律追责。司法部对此类犯罪采取零容忍态度,结合区块链分析技术、跨机构合作及稳定币企业支持,逐步构建起一套高效的追查与冻结体系。 此次司法部行动的成功不仅是对诈骗犯罪的有力回击,也为数字资产投资领域树立了警示:投资者必须保持高度警惕,选择合法合规的平台进行交易,务必提高防范意识,避免轻信盲目跟风。同时,也呼吁行业内组织强化自律,积极配合执法机关,营造更加安全透明的加密生态环境。
未来,随着全球各国对加密资产监管力度的持续加码,技术侦查与法律打击手段将更加完善。多维度、多层面联动执法将成为主流,有效遏制诈骗网络的扩张,为广大投资者筑起更加坚固的防护墙。同时,公众教育和风险提示亦需加强,提升整个社会对数字资产投资风险的认知,促进健康有序的发展环境。 美国司法部没收超过2.25亿美元涉案加密货币的举措,标志着执法机关在打击“养猪宰猪”式加密诈骗领域迈出了坚实步伐。通过与行业巨头的联动、依托先进技术手段及新兴法律工具,正逐步瓦解数字资产犯罪链条。不论是普通投资者还是行业从业者,都应借鉴此次事件带来的警示,增强安全意识,抵御诈骗风险,共同维护良好的区块链生态秩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