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随着全球经济格局的深刻变革,金砖国家(BRICS)这一经济联盟在国际舞台上的作用日益凸显。由巴西、俄罗斯、印度、中国和南非五国组成的金砖国家,不仅在人口规模和经济总量上具备显著优势,更在推动全球经济治理改革中发挥着关键性的作用。近日,俄罗斯副外长谢尔盖·里亚布科夫透露,金砖国家正积极筹备建立属于自己的独立支付系统,这一项目预计将在2024年10月于喀山举行的金砖国家领导人峰会上正式亮相,标志着全球金融体系可能面临新一轮的变革与调整。支付系统作为现代经济运转的核心基础设施,其独立性和安全性对于成员国的经济稳定和创新发展具有重大意义。金砖国家建立自主支付系统,既是一种对现有国际金融规则的优化,也是对主权金融安全的强化。传统上,国际贸易和金融结算在很大程度上依赖美元及其相关的支付网络,例如SWIFT,这导致金砖国家在全球经济活动中面临一定的外部风险和制约。
设计和实施一个基于成员国需求的支付平台,有效降低跨境交易成本和时间,提高结算效率,有助于打破美元霸权垄断的格局,为成员国创造更多自主权和更广阔的市场空间。此外,金砖国家内部经济结构差异较大,涵盖新兴市场和发展中国家,支付系统的独立运行将促进内部资源的优化配置,支持双边和多边贸易的多样化。就技术层面而言,新系统将整合数字货币、区块链等前沿科技,推动金融科技创新和数字经济融合发展。值得关注的是,俄罗斯同时宣布,金砖国家还在开发一个粮食交易平台。这反映出金砖国家不仅聚焦金融结算的便利化,更关注粮食安全等关键战略领域的合作,通过建立专门的交易渠道稳定全球粮食供应和价格,实现经济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俄罗斯副外长里亚布科夫在新闻发布会上提到,土耳其外长哈坎·菲丹表达了加入金砖国家的兴趣,已经被金砖国家注意并记录在案。
这表明金砖国家正持续扩大影响力,吸纳更多经济体参与,进一步丰富地区经济合作网络。与此同时,金砖国家在国际事务中采取平衡立场,尤其在中东局势特别是加沙地带冲突上展现出精准和审慎的外交策略,呼吁维护地区和平稳定,反映出该集团不仅在经济合作上深化,也在全球治理中扮演着建设性角色。伴随着全球多极化趋势的加速和保护主义思潮的抬头,诸如金砖国家这样寻求建立自主金融基础设施的举措,具有深远的战略意义。独立支付系统的建立,有助于构建更为开放包容、公平合理的国际金融秩序,推动全球经济更加稳定和可持续发展。金砖国家通过强化自身金融安全和交易便利,增强成员国经济韧性,抵御国际金融市场波动风险,将提升该集团在全球经济体系中的话语权和影响力。长远来看,金砖国家支付平台的成功,有望为其他新兴市场和发展中国家提供借鉴经验,促进全球范围内数字金融基础设施的互联互通,支撑全球贸易体系的多元化发展。
综合来看,金砖国家构建自主支付系统的计划,是对当前国际金融体系格局的一场重要革新。随着技术进步和成员国经济实力的提升,金砖国家正迈出打造自主金融生态体系的关键步伐,朝着打造开放合作的全球经济秩序迈进。未来,这一项目一旦落地实施,将显著提升成员国贸易的便利性、安全性和效率,进一步推动全球经济治理体系向更加公平合理的方向发展,加速全球经济多极化进程。面对复杂多变的国际环境,金砖国家以务实合作和创新发展的精神,坚定推进自主支付系统的建设,不仅为自身经济安全和增长提供保障,也为全球经济带来新的活力与机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