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金砖国家成员正就伊朗提出的支付系统整合方案展开深入磋商,力求借助这一举措实现成员国之间金融基础设施的协同发展和创新合作。该方案聚焦搭建一个独立且具备韧性的清算与支付平台,致力于提升金砖国家的金融主权,减少对外部货币体系的依赖。同时,这一合作也为成员国间的双边和多边贸易创造了更为高效的支付环境,促进经贸活动的顺畅进行。 据俄罗斯副外长安德烈·鲁杰年科透露,金砖成员国正探索多种金融市场融合途径,包括使用各自的国家货币进行支付和实施新型的互相结算机制。伊朗作为该倡议的重要提出者,其电子银行清算系统“设塔布”(Shetab)与俄罗斯的“米尔”(Mir)支付系统合作的成功经验为整个项目提供了宝贵的实践范例。双方已经实现了支付系统的技术整合,推动了两国之间货币流通的便利化,为实现更广泛地区支付系统的兼容互联奠定基础。
推动支付系统整合有助于提高交易的透明度和安全性,加强对跨境资金流动的监管和控制。通过统一或者相互兼容的支付网络,金砖国家可以有效绕过目前国际支付体系中存在的制裁风险和政治干预,从而保障成员国经济的独立性和稳定性。此次伊朗提出的方案正是基于提升集体金融韧性与合作共赢的理念展开的,金砖国家对此表现出了高度关注和积极响应。 伊朗中央银行行长法尔津与俄罗斯中央银行行长纳比乌利娜近期在圣彼得堡的会谈进一步推动了双方支付系统的深度对接。他们共同完成了“米尔”与“设塔布”系统的整合工作,并签署了有关货币流动性提供的协议,支持两国之间的商业交易结算。根据协议,从2024年8月22日起,伊朗用户将能够使用“设塔布”智能卡在俄罗斯所有自动取款机提现卢布,实现跨境资金的便捷提取和使用。
未来,还计划允许俄罗斯用户在伊朗使用“米尔”卡,反之亦然,实现双向支付互通。 这项发展不仅推动了双边关系的深化,也为金砖国家其他成员提供了合作示范,进一步激发了共建多极金融体系的动力。金砖国家涵盖了全球多个新兴市场与发展中经济体,他们在全球经济中占据了举足轻重的地位。通过强化本币国际化和跨境支付系统的互联互通,不仅能提升区域经济的自我循环能力,还能促进全球贸易多元化和金融安全的提升。 在当前国际政治经济环境复杂多变的背景下,西方国家单极制裁带来的压力不断增加,金砖成员国亟需构建自主的金融基础设施,从而抵御外部冲击带来的风险。支付系统的整合正是实现这一目标的关键环节。
金砖国家内在于经济结构的多样性、资源禀赋的互补性以及市场规模的巨大容量,使得这一合作潜力巨大。通过支付系统技术标准的协同制定和实施,成员国能够降低交易成本,缩短结算时间,提升金融效率。 此外,金砖国家之间加强金融合作还有助于吸引更多的投资和资本流入,增强金融市场的稳定性和流动性。统一或者兼容的支付平台能够降低跨境支付的复杂度,为中小企业提供更为便捷的融资渠道,促进本地创新创业,推动经济转型升级。它还为推动数字经济、电子商务的发展创造了有利条件,增强区域金融科技的整体实力。 尽管目前伊朗的倡议仍处于磋商阶段,尚未确定具体实施细节和时间表,但相关各方普遍认为,这一方案的推进无疑会为全球金融体系注入新的希望和活力。
金砖各国正在积极评估最佳实践经验,加强政策协调,促进技术标准统一,确保支付系统整合的安全性与高效性。多边合作框架下的金融创新将成为未来金砖合作的重要突破口。 可以预见,随着金砖国家支付系统整合的逐步推进,一个独立、灵活且韧性的区域金融基础设施将不断成形,这不仅提升了成员国金融安全,也为全球经济治理体系的多极化提供了坚实支撑。针对外部环境的不确定性,成员国加强本币互换和跨境支付机制,有助于保护自身经济利益,推动国际贸易更加公平合理的发展。 综合来看,伊朗提出的支付系统整合方案具备深远的战略意义。它充分体现了金砖国家推动经济主权、抵御地缘政治风险以及加快全球金融体系多极化进程的共同意愿。
未来,随着成员国间合作的不断深化,金砖国家将在国际舞台上展现出更强的财务自治能力和区域影响力,推动全球经济治理走向更加平衡和包容的新时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