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随着加密货币的兴起,比特币挖矿作为一种新型资产获取方式受到了全球广泛关注。伊朗作为中东地区经济和政治的关键国家之一,其比特币挖矿活动也引发了国际社会的极大兴趣。然而,关于伊朗究竟挖了多少比特币的问题,并没有一个明确的答案。原因不仅涉及数据的复杂性,还包括了合法与非法挖矿并存、政策变化频繁以及经济制裁等多种因素的交织。伊朗为何会成为比特币挖矿的活跃地区?这一问题可以从其独特的经济环境与政策需求中窥见端倪。由于长期受到国际制裁,伊朗经济承受巨大压力,货币贬值、通货膨胀等问题严重,导致民众和企业都在寻求新的价值储存和资产增值手段。
比特币的去中心化与跨境特性使其成为理想选择。此外,相对低廉的电力成本,也为矿工们提供了成本优势。然而,伊朗比特币挖矿业的发展路径并非一帆风顺。根据剑桥大学替代金融中心(Cambridge Centre for Alternative Finance)2021年的统计数据显示,伊朗在2021年3月曾占据全球比特币算力的7.5%,但到2022年1月骤降至仅0.12%。这一巨大波动反映了政策限制、电力管理及地下矿业活动的复杂性。伊朗政府曾于2019年正式开始发放加密货币挖矿牌照,试图通过监管引导行业发展,同时利用合法挖矿活动增加国家财政收入。
这项政策的出台一方面推动了部分矿场转入合法轨道,另一方面也加剧了地下未授权矿场的隐秘化。前总统哈桑·鲁哈尼(Hassan Rouhani)曾透露,2021年约85%的比特币挖矿活动是未注册和非法的。据伊朗国家电力公司Tavanir估算,2023年早期有多达70万台非法矿机正在运作,给电力系统带来巨大负担,甚至引发供电紧张和断电事件。非法矿机大多集中在个人、学校、宗教场所以及小型机构,这些地方常常享受免费或大幅补贴的电力费用,挖矿成本极低,但与此同时也导致了监管的难度加大。事实上,伊朗许多普通民众为了应对高通胀和经济困境,纷纷投入比特币挖矿行业。网络上甚至出现专门为家庭矿工提供低噪音矿机盒的销售渠道,显示了比特币挖矿在平民生活中的广泛普及。
然而,众所周知,新开采的一枚比特币链上无法追踪其具体矿工所在地,这使得监管部门很难精准掌握挖矿规模和分布。更重要的是,伊朗当局对合法矿场的苛刻电价和税费政策,促使许多矿工选择秘密运作,逃避高额费用。对此,合规研究机构Crystal Intelligence的研究员Rajat Ahlawat曾指出,伊朗挖矿行业的地下化趋势使得比特币真实采矿数量几乎无法准确估算。不同专家对于伊朗历史累计挖矿量的估计存在显著差异。例如,Mastermined CEO安德鲁·斯科特·伊斯顿(Andrew Scott Easton)认为,伊朗可能累计开采了约6万枚比特币,按照当前市场价格,这部分资产价值达64亿美元。另有业内人士Kent Halliburton则给出更加宽泛的估算,认为自2018年以来,伊朗累计挖矿数量可能介于10万至20万之间,相当于107亿至214亿美元的市值。
这一差距凸显了因地下挖矿信息缺乏透明度带来的不确定性。伊朗政府明确规定所有合法矿工必须将开采的比特币出售给国家中央银行,以规避国际制裁和防止虚拟资产流入境外。然而,违规矿工及个人持币者持有的比特币则无法统计,也未被纳入官方渠道,使外界的判断充满变数。此外,伊斯兰革命卫队(IRGC)这一强大政治与军事组织被广泛认为参与了比特币挖矿业务,试图通过数字货币筹集资金以支持其政治军事活动。虽然实际具体数据未公开,但相关报道和分析认为,革命卫队构成了伊朗最大规模的比特币矿工集团之一,其挖矿产量和币量持有量均不容小觑。2025年6月,美国对伊朗Fordow核设施的军事打击,使得比特币网络算力瞬间下降了约27.9%。
这一现象引发广泛猜测,认为核设施背后可能部署了大型矿场。虽然缺乏直接证据,专家认为核基地拥有充足电力基础设施支撑矿机运作并非难事,但鉴于矿业波动性和算力日常变动的特性,不宜基于短期数据做出结论。伊朗比特币挖矿现象的背后反映出国家经济、能源管理、国际制裁与技术发展等多重因素交织的复杂局面。政府在鼓励合法发展与打击非法挖矿之间摇摆不定,民间挖矿者则通过隐秘途径追求财富保值和增值。面对电网压力和监管挑战,伊朗希望通过严格颁发牌照、提高电价和追缴非法矿机来规范行业。但大量地下矿工根基深厚,短时间内难以根除。
未来,伊朗的比特币挖矿行业可能仍将保持较大规模运作,但其合法性、规模和国际影响力将持续处于不确定的动态变化中。对于全球加密货币生态而言,伊朗的矿工行为不仅是监管挑战的缩影,也展现出数字货币在特定政治经济环境中多层次的实际作用与潜在价值。探究伊朗比特币挖矿的真实面貌,不仅帮助理解加密货币全球分布状况,也为评估国际政策和能源安全提供重要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