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5年6月12日,苹果公司联合创始人史蒂夫·乔布斯在斯坦福大学的毕业典礼上发表了一场意义深远的演讲,这场被誉为现代最具影响力的毕业演讲之一的“保持饥饿,保持愚钝”(Stay Hungry, Stay Foolish)至今仍激励着无数年轻人。2025年,这场演讲迎来了它的20周年纪念,以崭新的高清版本视频重现,带领人们再度感受乔布斯那声声肺腑的告白。乔布斯的这场演讲虽然简短,仅仅十五分钟,却饱含了他对人生、爱、死亡、恐惧、真实性与希望的深刻洞察,成为一代又一代人勇敢追梦的精神指南。乔布斯本人并非一位普通的演讲者,他自称大学辍学生,与斯坦福大学这个全球顶尖学府的毕业生们形成鲜明对比。其实他对演讲充满了紧张和不安,甚至在准备期间屡屡给自己发邮件,整理思路和灵感。这份私人的挣扎也让这场演讲更为真实动人。
乔布斯的演讲没有围绕科技本身展开,尽管他当时是引领科技革命的重要人物,演讲却更多地聚焦在生命的哲理和人类独特的精神面貌上。他坦言“一定不要浪费生命,活成别人的样子”,促使年轻人直面生命有限,勇敢追求自己真正的热爱和梦想。他对生活的独特体悟源于自己的经历:从辍学到创办苹果,从被自己创立的公司驱逐到东山再起,每段经历都成了他讲述的三个故事的核心。演讲中,他谈及如何“将点点滴滴连成线”,尽管未来无法预见,但回顾过往才发现路径自有逻辑。乔布斯用自己的生命轨迹佐证了直觉、激情与坚持的力量,鼓励人们信任内心,敢于冒险。毕业典礼当天,斯坦福体育场燥热难耐,现场气氛虽有些嘈杂,乔布斯却穿着一身简单的牛仔裤和黑色高领衫,脚踏拖鞋,显得真诚而接地气。
演讲过程他几乎一字不差地朗读文本,极少临场发挥,显示出他内心的紧张。现场的许多学生当时并未完全领悟演讲的深意,很多人忙于寻找亲友,甚至玩“毕业典礼宾果”等游戏,唯有事后随着这段讲话的广泛传播才逐渐认识到它的珍贵。尽管如此,这段演讲自发布以来便在世界范围内产生了广泛影响,观看次数超过1.2亿次,被各类媒体、高校与机构广泛传颂。正如NBA明星勒布朗·詹姆斯曾在2016年克利夫兰骑士遭遇逆境时播放乔布斯演讲片段,激励球队完成历史性逆转夺冠,乔布斯的演讲不仅局限于校园,更跨界影响体育、商业乃至人们生活的方方面面。乔布斯并非首选演讲嘉宾,斯坦福学生原本希望邀请喜剧演员乔恩·斯图尔特,第三选择则是加州州长阿诺德·施瓦辛格,但最终乔布斯接下了这个重任。准备过程孤独而艰辛,他拒绝了苹果公关团队的干预,坚持由自己与妻子劳伦·鲍威尔共同完成演讲稿。
演讲结束后,他收到了毕业生代表的感谢邮件,回应中透露出他准备时的艰辛以及对整个过程的珍惜。回顾演讲的三大故事:第一是关于“连接点滴”,追溯自己从辍学到爱好书法,虽然当时看似与未来无关,最终却造就苹果产品的美学设计。第二话题围绕“热爱与失去”,讲述被苹果解雇后如何重新振作、创立NeXT与皮克斯,并最终回归苹果。第三个故事是对“死亡”的思考,乔布斯坦言面对癌症死亡的无常,他学会不被恐惧束缚,珍惜每分每秒活出真我。这场演讲深刻呼应了人生的脆弱与无限可能。乔布斯没有用高深的理论或者夸张的技术术语,而是以最简洁的语言,传递了最具人文关怀的价值观。
20年过去,科技与社会巨变不止,这段讲话依旧在世界范围内引发共鸣。年轻人从他的故事中汲取勇气,企业家从中得到灵感,教育者借其激励学生探索生命的意义。这演讲成为现代文化中不可磨灭的精神符号。我们纪念的不仅是那个演讲的时刻,更是在那短短十五分钟中迸发出的人生哲思与力量。在快节奏、高度数字化的时代,乔布斯的声音提醒我们回归初心:珍惜时间,勇敢追梦,坚持自我。伴随着演讲20周年的庆祝活动,高清修复的视频被广泛传播,许多平台和教育机构将它纳入必看内容,延续其激励作用。
无论你身处何地、处于人生何种阶段,试着倾听乔布斯当年那句淳朴的告诫“保持饥饿,保持愚钝”,或许会成为你前行路上最宝贵的指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