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計軟體市場領先企業Figma正逐步靠近其備受期待的首次公開募股(IPO),該輪募資金額有望高達15億美元。此消息不僅震動了科技界,也引發投資市場的高度關注。身為設計領域的開創者,Figma憑藉其強勁的業務成績和創新實力,正展現出進軍資本市場的龐大潛力。近年來,該公司不斷刷新營收紀錄,為投資者描繪出一幅充滿機遇的未來藍圖。 2024年,Figma實現了749萬美元的營收,較上一年度增長48%,這樣的增長速度在競爭激烈的科技產業中尤為搶眼。今年第一季度更保持了46%的年增長率,表明其業務持續擴張且具備強大的市場接受度。
從其最新公布的滾動12個月營收數據顯示,Figma達到了8.21億美元,伴隨91%的高毛利率,這反映出該公司在市場中具備優越的定價能力及高效的成本控制。 除了營收亮眼,Figma的獲利情況同樣值得關注。2023年該公司在財報中出現了7.32億美元的大幅虧損,這主要源自一次性員工股票補償支出,當中包括向具資格員工發放的1050萬股股票期權,行權價為8.5美元每股。然而,扣除這些非經常性支出,Figma在同年實現了盈利,並在2024年第四季度及2025年第一季度繼續恢復利潤能力。 財務報告中另一項引人注意的是Figma名義上報告的無債務狀況,這顯示公司財務結構相當健康。雖然仍有循環信用額度存在,且有待在未來披露中進一步更新,但從目前披露的數據看,Figma在負債管理與資金運用上保持謹慎態度,這為其IPO奠定了穩固的基礎。
從股權架構角度來看,Figma的創始團隊持股及投票權安排呈現明顯的集中化趨勢。創辦人兼執行長Dylan Field掌握了約75%的投票權,擁有對公司的控制主導權,此次S-1文件還透露了已離職的共同創辦人Evan Wallace將投票權全數授予Field,為公司未來治理帶來穩定因素。此類集中決策權利,雖在現今科技公司中並不少見,但對於潛在投資者而言,仍是值得深入評估的治理面向。 Figma的主要風險之一來自市場競爭環境的快速變化。隨著AI驅動的設計及編碼工具如Lovable等新興者迅速崛起,Figma面臨的競爭壓力也逐步增大。儘管如此,Figma本身也在積極推出自家AI產品,力圖在技術創新上保持領先,這項策略將在今後的市場走勢中扮演重要角色。
大型資本投資方包括Index Ventures、Greylock Partners、Kleiner Perkins及Sequoia Capital等知名風投,這些投資者的支持不僅為Figma提供了充足的資金保障,也增強了投資者對公司前景的信心。早在2024年,部分高管透過大規模的員工股份回購計劃套現,顯示團隊對於資本市場的流動性管理已有所準備,同時也為IPO的成功鋪路。 從整體而言,Figma的IPO潛力巨大,它不僅代表設計軟體領域的重大創新,更是科技創業公司資本運作的典範之一。儘管面臨競爭與市場變化的挑戰,其強勁的財務表現和穩健的資本結構給了市場充分的信心。若Figma能成功完成此次預計籌資15億美元的IPO,將成為2025年最大的科技股募資案之一,極可能重塑設計科技生態,並吸引全球投資者的目光。 在這個數位創新的時代,從Figma的IPO案例中可以看到不僅是產品本身的突破,更是不斷進化的資本市場如何與高成長科技企業緊密結合的典範。
未來隨著IPO落實,Figma如何在維持高成長的同時,應對技術更迭與市場挑戰,無疑將成為業界及投資圈持續關注的焦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