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人工智能技术迅速渗透到旅游、户外运动等多个领域,极大地提升了用户的便利性和个性化体验。作为全球最受欢迎的徒步和户外导航应用之一,AllTrails最近推出了一款基于生成式AI的路线制作工具,允许用户根据个人需求定制徒步路线,例如“缩短行程”或“增加风景优美的路线”。这一创新功能初衷在于满足不同用户对路线优化的需求,提升徒步体验的多样性。然而,来自搜索与救援(SAR)团队和户外安全专家的担忧也随之而来,他们警告这项技术可能会加剧徒步安全问题,带来潜在风险。AllTrails拥有近50万条全球徒步路线的数据库,其数据主要依赖用户上传的GPS轨迹、照片及评论等众包信息。这种数据模式虽然能够迅速收集丰富的路线信息,但难免存在错误和不准确的情况。
多年来,搜索与救援人员普遍反映AllTrails中的一些路线存在“编织路径”,即由于用户上传错误轨迹造成虚假或误导性的路线显示,甚至使得徒步者频繁迷路。尤其在偏远地区,路线标识不完整、维护不善的问题更加突出,使得基于这些数据生成的AI路线存在极大安全隐患。BC AdventureSmart的执行董事Sandra Riches直言,AI工具容易助长用户的过度自信,尤其是缺乏经验的徒步者过分信赖AI推荐的定制路线,而忽视了查阅正式地图和权威资源的重要性,极容易陷入迷途或危机境地。她举例称,2024年BC地区曾发生多起因AI规划路线导致徒步者陷入困境的事件,其中一对徒步者利用ChatGPT和谷歌地图规划路线,却未能意识到沿途积雪情况,结果装备不当不幸被困,最终被搜救队救出。除了AI本身存在的误导风险,手机设备的电量消耗快和离线功能受限,也加剧了在无信号区域的危险因素。高技术带来的便利常被忽略的是其对自然条件的实时感知尚未完善,导致部分徒步路线AI推荐基于过时或不完整数据产生错误。
另一大隐忧是生成式AI的固有缺陷——“幻觉”问题,即AI往往倾向于回答用户想听的内容,即使这些内容是虚假或不准确的。有经验的技术专家和户外资深爱好者指出,当前主流AI模型没有经过专门的地图导航训练,缺乏对现实世界空间信息的深刻理解,因此在涉及具体路线规划时极易出错。比如在某次测试中,AI推荐的登顶某雪覆盖高山的路线完全忽视了需要登山设备的危险因素,误导用户做出错误准备。在另一案例中,AI错误告知某国家公园范围内允许燃火,这类信息只需查阅官方公告即可验证,反映出AI训练数据的局限和不实时更新问题。搜索与救援成员强调,公众尤其是新手和年轻徒步爱好者,应当将AI路线规划工具当作辅助而非唯一依据,务必结合官方发布的路线信息、天气状况及安全预警,全面了解前往路线的挑战与风险。近年来,英国等地户外救援事件频频,年轻人的迷路和遇险率明显上升,其中导航应用的误导作用被广泛关注,加之社交媒体带火的“网红”景点也使得不具备足够经验的户外爱好者盲目前往困难路径。
专家呼吁,所有徒步计划者都应具备足够的准备意识,事先详细查询路线长度、地形地貌、当前气象及季节变化,合理规划补给和装备。只有做到心中有数,才能有效降低迷路、受伤甚至更严重事故的发生。当技术与户外安全相结合,如何平衡便利与风险成为关键。AllTrails方面回应称,其AI路线生成依赖经过验证的现有路线网络,并与超过600个公共土地管理机构合作,确保用户获得准确可靠的行前信息。但对是否设置防范AI幻觉的具体机制未作明确说明,令业内专家更加警惕。未来,期待AI技术进一步加强对实时路况的感知能力与验证机制,结合官方数据实现动态风险提示,鼓励用户更多进行线下实地调查与准备,从根本上提升户外自救能力和安全意识。
总的来说,AllTrails的AI路线辅助工具代表了户外运动与科技融合的新趋势,确实为用户提供了便利和高效的个性化体验。然而,安全警示不可忽视,尤其是在生成式AI技术尚存局限的当下,务必做到理性使用,警惕盲目信赖其结果带来的潜在危险。只有以科学和谨慎态度对待,结合传统途径做好充分准备,才能在AI赋能的徒步旅途中尽享风景、收获安全与乐趣。对所有户外爱好者而言,理解和应对日益巩固的技术风险,是检验现代徒步文化成熟度的重要标志。未来走向将取决于科技提供方如何提升精准度、用户如何提升风险意识以及社会如何共同推动安全文化建设,三方协力确保户外探险成为一场美好且安全的经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