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FT 和数字艺术 加密活动与会议

量子掷骰:科学家利用纠缠光子实现真正随机性革命

NFT 和数字艺术 加密活动与会议
Quantum dice: Scientists harness true randomness from entangled photons

量子纠缠与区块链技术结合,全面提升随机数生成的透明度与安全性,推动密码学、公共服务及技术创新进入全新纪元。

随机性的概念在人类生活和科学技术领域中极具重要性。从简单的抉择,如掷骰子、抽签,到复杂的信息安全系统,随机数无处不在。传统的随机数生成方法包括算法生成的伪随机数以及物理过程生成的随机数,但这些方法均存在不同程度的可预测性和不透明性,制约了其在安全和公平领域的应用。近年来,量子力学的突破性发展为真正随机性的实现提供了前所未有的机会。科学家们通过研究量子纠缠现象,创造了一种全新的随机数生成方式,确保随机数不仅来源于宇宙的根本不确定性,而且其过程可被验证和追踪。位于美国国家标准与技术研究院(NIST)和科罗拉多大学博尔德分校的研究团队合作开发的“科罗拉多大学随机信标”(CURBy),正是这一创新的结晶。

CURBy完美结合了量子物理的内在随机性和区块链技术的不可篡改数据结构,实现了随机数生成的公开透明及安全认证,开辟了真正意义上的量子随机数生成时代。传统随机数生成方法虽广泛应用,但其生成机制往往为人知晓,存在被攻击者推算和预测的风险,尤其是在密码学安全领域存在严重隐患。算法产生的伪随机数虽然计算效率高,却无法保证完全不可预测性。物理随机过程,如放射性衰变、电子噪声,虽接近物理本质,但缺乏完善的验证标准与公开的第三方审核机制。对于需要高可信度和不可篡改性的应用来说,这些缺陷制约了随机数的广泛安全应用。量子力学揭示了微观世界的根本不确定性,而量子纠缠现象则展示了超越经典物理学的神秘“远距作用”——纠缠的粒子即使相隔遥远,它们的状态仍呈现出紧密关联。

利用量子纠缠产生的测量结果,能获得真正无法预测的随机数。科学家经过严谨设计的贝尔实验(Bell test)揭示了自然界中这一不可预测性,最终证实了爱因斯坦所质疑的“宇宙不玩骰子”的观点完全错误。NIST团队的CURBy系统基于贝尔测试产生源源不断的量子纠缠光子对。每对光子通过光纤分别传送至相隔一定距离的两个实验室,然后对其偏振态进行测量。每一次测量的结果是真正随机的“量子抛硬币”,这与经典物理和算法生成的随机数截然不同。尽管单个光子的结果难以预测,但纠缠对的测量结果表现出比经典物理允许的更高相关性,为随机数提供了强有力的认证依据。

CURBy每天自动生成并发布随机数,可供任意用户通过网站访问和利用。该系统不仅确保随机数的高质量与真正随机性,还加入了创新的链式数据认证机制,即Twine协议。这一协议结合了区块链中使用的哈希技术,赋予随机数生成流程完全公开透明且防篡改的特性。每组随机数数据都会生成独一无二的数字指纹,并记录在类似于区块链的数据结构中,方便用户随时验证数据的真实性和完整性。Twine协议支持多方合作,实现多种随机信标的互联互通,打造一个由众多参与者共同维护的可信赖随机性网络。这样的设计不仅提升了安全性,还极大降低了对单一信标的依赖,增强了系统的鲁棒性。

在实际应用层面,CURBy的前景极其广阔。公共彩票、司法抽签系统、金融审计、关键基础设施分配乃至加密货币钥匙的生成,都对随机性的要求极高。CURBy提供了公开可检验的量子随机数,能让各方对随机性和公正性充满信心,极大提升系统的透明度和安全性。此外,CURBy采用开源模式,向全球科研人员和开发者开放,鼓励社会各界共同参与和创新这一前沿技术。通过开源,任何人都可以检查实验数据、算法流程,或者基于CURBy建立新的量子随机数应用和解决方案。量子随机数生成领域的技术演进经历了重大突破。

早期实验通常需要复杂冗长的准备和运行,仅能在有限时间内产生少量随机数。如今,CURBy系统实现了250000次每秒的测量频率,且运行稳定性极高,确保在40天内超过99.7%的时间正常生成随机数,显示出实用且可靠的性能。科学团队的成功还意味着量子随机数生成不再局限于实验室,而是走向大众和实际应用,揭示了量子技术与大规模互联网安全及公共服务融合的新方向。回顾爱因斯坦对量子随机性的质疑,我们看到科学从怀疑到证明,再到将最深刻的科学原理应用于人类社会服务的全过程。CURBy的成果不仅是量子信息科学的里程碑,也为网络安全和公平竞争树立了新的标准。未来,随着量子计算和通信技术的迅猛发展,基于量子随机性的系统将广泛普及,彻底颠覆现有的信息安全架构。

量子掷骰,真正实现了宇宙中的“最佳掷币”,带来永不确定且无法预测的随机性,为数字时代注入了新的活力和保障。

加密货币交易所的自动交易 以最优惠的价格买卖您的加密货币 Privatejetfinder.com

下一步
Vera C. Rubin Observatory first images
2025年09月18号 02点17分11秒 揭开宇宙新篇章:Vera C. Rubin天文台首批影像的奇迹

Vera C. Rubin天文台通过首批发布的影像,为全球科学家提供了一幅栩栩如生的宇宙图景,展示了数百万星系和恒星的壮丽细节,揭示了宇宙深处神秘的结构与动态,推动天文学进入一个前所未有的观测时代。

Join Peerlist Alternative of LinkedIn
2025年09月18号 02点18分12秒 探索Peerlist:LinkedIn的创新替代选择

在数字化职业社交日益重要的今天,Peerlist作为LinkedIn的创新替代平台,通过独特的功能和用户体验,帮助职场人士更好地展示自我、发现机会和建立联系。本文深入解读Peerlist的核心优势及其为求职者和雇主带来的价值。

Always get the best LLM performance for your $?
2025年09月18号 02点18分47秒 如何以最优成本获得最佳大语言模型性能

探索利用智能推理路由器优化大语言模型性能的方法,了解如何在速度、延迟和价格之间实现最佳平衡,提升人工智能应用的效率与性价比。

Agent Assisted Coding Taxonomy
2025年09月18号 02点20分18秒 探索智能辅助编码分类体系:开启人机协作编程新时代

智能辅助编码分类体系为开发者提供了一套系统化的概念和实践框架,揭示了人类与大型语言模型协同构建软件的创新工作流程,助力提升编程效率与代码质量,同时保障安全与合规。本文深度解读该体系内涵,助你理解并应用于现代软件开发。

Considerations towards inducing proprioceptive feedback in dental implants
2025年09月18号 02点21分44秒 牙科植入物中本体感觉反馈诱导的关键考量及前沿进展

探讨牙科植入物如何实现本体感觉反馈,分析相关手术技术、材料创新及生物工程策略,展望未来智能牙科植入物的发展方向和临床应用前景。

Google says hackers used app specific passwords to bypass MFA
2025年09月18号 02点22分52秒 谷歌揭示黑客利用应用专用密码绕过多因素认证的攻击真相

深入解读谷歌公布的利用应用专用密码绕过多因素认证的复杂攻击事件,解析攻击手法及防护建议,帮助用户增强账户安全防范意识,预防针对性网络威胁。

Saving a highly-cited, 40yr health data set used by researchers in 90 countries
2025年09月18号 02点23分46秒 拯救全球健康研究的重要基石:40年高引用健康数据库的未来之路

全球超过90个国家的研究人员依赖于一个拥有40年历史的公共健康数据库,该数据库因其丰富的健康、营养和性别平等数据而成为学术界和政策制定的重要资源。随着美国政府停止资助该项目,联合国及多方机构正致力于保护这一宝贵数据源,以保障科学研究和公共卫生政策的持续发展。本文深入探讨该数据库的价值、面临的挑战及未来保护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