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美元指数经历了显著的波动,特别是从2025年初以来呈现出明显的下行趋势。然而,近日美元指数创下三年多来的新低后,市场出现了一些技术和基本面的信号,显示美元可能正处于触底阶段。这一转折点不仅对于投资者而言意义重大,也对全球经济和金融市场具有深远影响。本文将结合技术图表和经济基本面,深入分析美元指数是否真正触底,并探讨未来可能的发展态势。美元指数是衡量美元相对于一篮子主要货币价值的重要指标,通常包括欧元、日元、英镑、加拿大元、瑞典克朗和瑞士法郎等货币。自2008年以来,美元指数经历过多次波动周期,但值得注意的是,历次的长期下跌趋势通常维持时间较短,往往不超过一年。
近期这一下跌趋势自2025年年初开始,且持续时间已接近七个月,符合历史上美元指数下跌趋势即将结束的时间窗口。技术面上,关键的动量指标如相对强弱指数(RSI)在2025年6月中旬跌至30以下,这一低位在过去十七年内多次预示美元指数即将迎来反弹。低RSI一般代表市场处于超卖状态,买盘可能随之增加。历史数据表明,美元指数每当RSI达到这一临界点,往往伴随着市场底部的形成和反转。这些技术信号结合当前的经济基本面,更加强了美元触底的可能性。从基本面角度来看,美国经济展现出令人欣喜的韧性。
2025年6月份劳工部发布的最新非农就业数据显示新增岗位数为147,000,显著超过市场预期,且失业率维持在4.1%左右的低位区域。这表明劳动力市场仍然健康稳定,就业增长动力强劲。通胀方面,尽管总体消费者价格指数(CPI)在2025年5月上升至2.4%,高于4月的2.3%,但仍处于温和范围。核心CPI(剔除食品和能源价格)连续三个月维持在2.8%,显示基础通胀压力依旧存在。美联储多次强调通胀水平仍高于目标,表明暂时不会调降利率,甚至可能维持当前较高的利率水平。这种货币政策立场有利于美元保持强势。
此外,美国国债收益率近期上升也暗示市场预期利率至少暂时不会下降,进一步支持美元。全球经济格局复杂多变,美元作为储备货币的地位使其波动对资本流动和市场情绪有显著影响。若美元指数确认触底反弹,投资者可能重新评估美元资产配置,增加美元相关投资。此外,美元回稳或上升将影响国际贸易价格、外汇市场波动性以及新兴市场的资本流动。未来美元指数的走势,仍受到多重因素影响,包括美国经济数据表现、货币政策调整、地缘政治事件以及全球风险偏好变化。投资者应密切关注这些动态,结合技术和基本面信息,做出科学合理的投资决策。
总之,目前美元指数技术指标和经济基本面均显示美元已接近或已形成底部。强劲的美国经济数据与美联储坚定的通胀防控政策,共同构筑美元反弹的基础。尽管短期内仍可能存在波动,但从长期来看,美元有望摆脱当前下跌趋势,迎来新一轮的回升。理解这一趋势不仅有助于投资者把握外汇市场机会,也为全球经济走向提供了重要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