蘑菇一直被认为是沉默且神秘的生物,隐藏在森林的腐殖土中或者附生于树干上,似乎与外界隔绝。传统观念认为它们只是自然界中无言的分解者,负责将枯死的有机物质转化为养分。然而,近年一项颇具创新性的科学研究挑战了这一刻板印象,揭示了蘑菇之间可能存在类似语言的交流系统。科学家们提出,蘑菇能通过电信号进行复杂的信息传递,且这些信号具备类似于人类语言中的词汇和句子结构,数量多达50个“词”。这一发现不仅刷新了我们对真菌生物学的认识,也有助于我们更深入理解生态系统中微观生命体的信息交流机制。 研究由英国西英格兰大学非常规计算实验室的安德鲁·阿达马茨基教授领导,他运用了微型电极技术,深入分析了四种不同真菌——金针菇、裂盖菇、幽灵菇和毛毛虫菇在其菌丝体中的电信号活动。
菌丝是蘑菇的网络状结构,类似于植物的根系,通过菌丝网络,真菌能够广泛感知并响应环境变化。在实验中,科学家们发现这些真菌发出的电信号并非随机噪声,而是规律性地以电冲动的形式出现,形成了有意义的信息传递模式。这些电冲动有时表现为连续的“脉冲列”,其模式结构与人类语言的单词和句子非常相似。研究称蘑菇信号中的“词语”数量和长度分布竟然与人类语言保持惊人的一致性,达到了50个“词”的复杂度,尤以生长在腐木上的裂盖菇最为显著。这一发现让科学界开始重新审视真菌的行为模式,推测这些电信号或许不仅用于内部维持菌丝体完整,还有可能用来传递有关食物来源、伤害威胁及环境变化的信息。 通常情况下,人们熟悉的生物交流方式是通过视觉、声音或化学信号。
相比之下,蘑菇的电信号交流显得尤为神秘和独特。此前已有研究证明,真菌菌丝中能够传导类似神经元传递的电信号,这些信号的释放频率会根据环境刺激而调整,例如当真菌接触到木质材料时,电脉冲的发射频率明显增加,这似乎表明真菌可以通过电信息传递感知周围环境的变化。阿达马茨基教授指出,尽管目前尚无法确定蘑菇电信号是否直接对应人类语言的语义或句义,但这些复杂而有序的电脉冲群体表明,真菌在信息处理上展现出惊人的能力,甚至可能拥有某种原始的“语言系统”。这一理论如若被进一步证实,将极大地拓展人类对生命沟通方式的认知边界。 尽管如此,科学界对蘑菇“语言”观点仍保持谨慎态度。英国埃克塞特大学生物科学副教授丹·贝伯评价道,目前的研究尚缺乏更多实验数据和功能验证,现有电信号可能仅为真菌生长过程中的本能反应,如营养物质运输的周期性脉动或菌丝生长节律所致。
他提醒说,虽然研究数据令人兴奋,但将其解读为具有语义的语言系统仍显过于乐观,未来需要更深入的跨学科研究以揭示其中真正的生物学意义。 真菌作为地球上极为重要的生态参与者,它们通过菌丝网络连接土壤、植物和动物,形成复杂的共生关系网。最近几年,关于真菌地下网络对森林生态系统物质循环、信息传递及植物健康影响的研究逐渐兴起。阿达马茨基的研究成果为理解这些网络内部的“对话”提供了新的线索。假若真菌能够通过电信号有效地传递信息,这不仅有助于菌丝体自身的生理调控,还可能影响植物的生长状态,甚至为农业和环境保护开辟新方向。例如,未来有望利用真菌电信号监测土壤健康状况,预测植物病害,或者开发生物电通信技术,促进农业产量和抗逆能力的提升。
目前,科学家们正试图以更先进的技术手段揭示真菌内部电信号的具体内容及其传递机制,包括进一步结合分子生物学、电生理学和计算科学方法来解析这些信号背后的信息编码方式。此外,对真菌与其他生物之间交流的研究也在同步展开,尤其是蘑菇菌丝与树木根系之间的共生电信号传输,为理解森林生态系统提供了新的视角。在未来几年,研究团队计划利用人工智能和机器学习技术,对电信号大数据进行更深入分析,揭开真菌通讯的密码。 总结来看,虽然将蘑菇电信号称为“语言”还需谨慎,但显然它们具备某种复杂的信息交流系统,这一发现令人兴奋且富有启发性。通过理解这些“地下语言”,我们不仅能够进一步深入探索真菌世界的奥秘,也可能为农业创新、生态环境保护提供新的理论基础和技术支持。蘑菇不再只是自然中的沉默守护者,它们或许正用自己独特的电信号谱写着一部属于真菌的交流史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