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6月,美国卫生与公众服务部长罗伯特·肯尼迪(Robert F. Kennedy Jr.,简称RFK Jr.)宣布任命八名成员加入疾病控制与预防中心(CDC)疫苗咨询委员会(Advisory Committee on Immunization Practices,简称ACIP)。这一委员会在美国疫苗政策制定中发挥着核心作用,其成员通常由疫苗、传染病和公共卫生领域的权威专家组成,负责公开评估疫苗数据并向CDC提出科学建议。这些建议不仅直接影响着临床实践标准,也决定了疫苗的保险覆盖范围。此次委员会在上周被肯尼迪突然解散,原有的17名成员全部被撤换,新成员名单则是在短短两天内公布,速度之快让外界震惊。肯尼迪曾承诺新成员将不会是“意识形态上的反疫苗人士”,然而名单中却包括了一些备受争议,甚至令人忧虑的候选人。首先引发关注的是罗伯特·马龙(Robert Malone),他声称自己是mRNA疫苗的发明者,但这一说法既缺乏科研界公认的支持,也被多方质疑为误导性信息。
马龙过去几年频繁传播有关mRNA疫苗的错误信息和阴谋论,他曾在2022年的反疫苗集会上宣称这种疫苗可能对儿童大脑、心脏、免疫系统以及生育能力造成永久损害,这些言论缺乏科学依据却造成极大恐慌。马龙同样曾宣称疫苗会造成“一种艾滋病样的免疫缺陷”,且在西德克萨斯州麻疹暴发期间散布错误信息,否认麻疹致死的事实,并推行错误的疾病管理观点。马龙甚至公开表态,视“反疫苗者”这一标签为“高度赞誉”,这一态度与主流公共卫生理念大相径庭。另一位备受争议的人选是马丁·库尔多夫(Martin Kulldorff),他是“格雷特巴灵顿宣言”(Great Barrington Declaration)的联合作者之一。该宣言主张 COVID-19 应该自然传播以达到群体免疫,主张放宽防疫限制。此举被许多公共卫生专家谴责为“不道德”,因其忽视弱势群体及疫情防控科学,可能导致大量不必要的感染和死亡。
此外,名单中还包括维基·佩布斯沃思(Vicky Pebsworth),她隶属于国家疫苗信息中心,该组织长期以来传播疫苗可能导致自闭症的谬论,早已被主流科学界反驳。肯尼迪还任命了雷特赛夫·列维(Retsef Levi),后者在2022年发表过一篇有关COVID-19疫苗风险的文章,内容存在严重缺陷,后被修正;他还与佛罗里达总外科医生拉达波(Joseph Ladapo)共同撰写了一篇未发表的论文,该论文同样持怀疑和反对疫苗的立场。其余四位新成员分别是精神科医生约瑟夫·R·希贝伦(Joseph R. Hibbeln)、儿科医生科迪·梅斯纳(Cody Meissner)、急诊医学专家詹姆斯·帕加诺(James Pagano)和妇产科教授迈克尔·罗斯(Michael Ross)。尽管这些医生各自在其专业领域有一定的资历和声誉,但从整体上看,这批新成员的组成引发了对疫苗政策科学性和公正性的严重担忧。此次人事变动背后的动因复杂,RFK Jr.作为一位知名的反疫苗倡导者,长期质疑疫苗安全性和有效性,其掌控CDC疫苗委员会有可能导致科学审查标准的下降和疫苗政策的偏离科学轨道。公众卫生专家纷纷警告,若疫苗咨询委员会的决策受到意识形态和非科学观点干扰,将严重危害美国疫苗接种计划,降低民众的免疫保护,进而增加传染病的爆发风险。
RFK Jr.在上任后迅速撤换了全部前任成员,这一罕见举措被认为有悖机构惯例和公共卫生治理原则。通常,这类关键委员会的成员任命需要经过严格的资格审查和长时间的评估过程,以确保其科学可信度和公共利益最大化。而此次仅用两天的时间完成选拔,引发了疫苗领域专家和社会各界对透明度和专业性的质疑。此外,媒体和专家还指出,新名单中携带较强反疫苗情绪或反主流科学观点的成员,有可能使CDC的疫苗推荐变得更加复杂和矛盾。不仅如此,他们还担忧这将影响美国公众对疫苗的信任度,加剧疫苗犹豫和拒绝接种的现象。目前全球正面临包括新冠病毒、流感和其他疫苗可预防疾病在内的多重公共卫生挑战。
疫苗作为现代公共卫生最重要的防线之一,其推荐和管理必须基于大量科学研究和数据。任何政治色彩明显、缺乏科学依据的干预,都可能导致疫苗覆盖率下降,进而造成疾病反弹和公共健康风险的增加。面对这一局势,医疗界、科学家和政策制定者呼吁维持疫苗政策的科学中立性,强调保护公众健康优先于政治或个人意识形态。公众亦需要谨慎对待相关信息,分辨科学事实与错误信息的区别,确保自己的健康决策基于权威的科学依据。综上所述,RFK Jr.任命的这批CDC疫苗委员会成员引起了包括科学界、公共卫生领域和媒体在内的广泛关注与担忧。未来在美国疫苗政策走向上,这一变动可能带来深远影响。
只有坚持以科学为基础,建立透明、公正的疫苗推荐体系,才能保障公众健康,维持社会疫苗免疫屏障的稳定和有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