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美國總統特朗普宣布計劃自今年八月起對來自歐洲聯盟與墨西哥的商品徵收高達30%的關稅,此舉迅速引發全球金融市場的廣泛關注。這項醞釀已久的貿易政策威脅不僅衝擊國際貿易環境,也在外匯市場掀起了波瀾,特別是對美元產生了明顯的支撐效應。美元指數近期創下約兩週半的新高,成為全球避險資產的焦點,其背後的原因值得深度探究。首先,貿易關稅措施的宣佈往往伴隨著不確定性增加,這種政策風險會促使投資者尋求相對安全的資產避風港。由於美元在全球金融體系中的核心地位及其龐大的交易量,當市場氣氛轉趨謹慎或波動時,資金便會流向美元資產以尋求流動性保障。因此,特朗普的關稅威脅提升了美元的需求,促使其價格上揚。
其次,美國股市近期出現下滑,亦增強了美元的避險屬性。美股下跌通常意味著投資者擔憂風險情緒加大,會傾向於撤出風險較高的股票資產,轉而購買美元現金或美元計價的政府債券等低風險資產。這種資金流入美元市場的現象,加劇了美元匯率的上揚動能。值得注意的是,美聯儲內部的鷹派聲音進一步加強了美元走強的基礎。克利夫蘭聯邦儲備銀行主席Beth Hammack近期表示,她希望看到通脹率進一步下降,才會支持降息的政策調整。這表明美聯儲短期內不太可能寬鬆貨幣政策,相反,堅持維持高利率環境,有助於吸引海外投資者買入美元資產,支撐美元匯率。
此外,市場已開始調整對美國7月末聯邦公開市場委員會(FOMC)會議降息的預期。當前市場預測美聯儲降息的機率僅約7%,顯示資金對寬鬆政策的預期被大幅削弱。這也令美元相較於其他主要貨幣具有更強的吸引力。另一方面,歐元自美國關稅消息釋出以來,持續走弱,創下兩週半來低點。歐盟經濟面臨貿易壁壘增加的壓力,可能會削弱歐元區出口及產業增長前景,使得投資者對歐元的信心減弱。儘管德國十年期國債收益率升至三個半月高點,提供對歐元的部分利率支撐,但仍難以完全抵消貿易緊張升溫的負面影響。
日元方面,情況則較為複雜。日元近期有所反彈,部分因日本政府債券收益率攀升,利差因素短期內利好日元。然而,日本政治局勢存在變數,7月20日的國會參議院選舉將決定未來的財政政策方向。日本執政黨承諾現金發放,反對黨則提出減稅政策,這可能加劇財政惡化擔憂,產生長遠的日元壓力。但短期內,市場對日本央行即將上調通脹預期的報導做出積極反應,也令日元取得一定抗跌能力。關稅措施對全球供應鏈的潛在衝擊不容忽視。
對歐盟和墨西哥徵收重稅可能引發反制措施,令雙邊甚至多邊貿易緊張升級。這樣的局勢將加大全球通脹壓力,進一步影響中央銀行的貨幣政策決策。對美國而言,若通脹持續居高不下,美聯儲將難以在短期內實施降息,同時也增加美元作為避險貨幣的吸引力。考慮到全球經濟放緩風險,美元在資金避險需求下強勢表現,短期內可能保持堅挺。投資者和分析師應密切監視貿易政策的進展及其對市場情緒的潛在衝擊。關稅實施日期的臨近可能引發新增波動,尤其在美國與歐盟及墨西哥的貿易談判尚未有明顯突破的背景下,更需警惕政策風險。
匯率的動盪或將延伸至商品價格、股票及債券市場,形成連鎖反應。總體而言,最新的美國加征關稅威脅在多重因素共同推動下,成為美元近期走強的關鍵驅動力。美元指數創高、市場對美聯儲政策立場的預期調整以及全球資金避險需求相互疊加,深化了美元強勢的基礎。未來如果貿易爭端持續升級,美元的表現或將更加強勁,成為全球投資者管理風險的重要資產。然而,全球經濟的不確定性以及各國央行政策調整也可能帶來變數。投資者需密切關注宏觀經濟信息與政策動態,靈活調整資產配置,才能更好應對國際金融市場的波動。
隨著全球經濟形勢演變,美元在新一輪貿易摩擦和貨幣政策博弈中的角色日益凸顯,無疑將成為市場分析與策略制定的重要焦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