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国中小企业(SME)在国家经济结构中占据着举足轻重的位置。据统计,英国约有550万家中小企业,雇佣超过1650万人,这一庞大的群体贡献了超过48%的商业营业额。尽管它们在推动就业和促进经济活力方面发挥着关键作用,但许多企业的增长潜力仍未得到充分释放,主要原因便是缺乏有效的金融支持。金融,作为连接政策与企业成长需求的桥梁,正成为英国中小企业发展战略中的“缺失环节”。 回顾过去几年,英国的中小企业融资生态已发生深刻变革。全球金融危机后,传统银行几乎垄断了90%的中小企业贷款市场。
然而,时至今日,非传统贷款机构已经占据了这一领域的主导地位。2024年数据显示,非传统贷款方提供了中小企业年度贷款总额的60%。此外,自2014年以来,英国政府批准发放了36个针对中小企业的新银行牌照,为市场注入了活力与多样性。然而,尽管贷款渠道看似增多,整体借贷意愿和信用供给却未能满足中小企业的实际扩张需求。 这一现象背后,反映出多重深层次的问题。首先,从整体借贷规模来看,英国的非金融企业借贷占GDP的比例在七国集团(G7)中处于倒数,这种结构性弱点限制了投资活动的积极开展,进而制约了生产率提升和长远经济增长。
此外,银行对中小企业的贷款利差虽比1990年代有所缩小,但同时资本要求却大幅提高,这导致银行贷款更加倾向于低风险项目,削弱了向高成长潜力但风险较高企业提供资金的意愿。 企业本身对借贷的态度也值得关注。英国银行2024年发布的SME金融调查显示,有高达77%的中小企业宁愿选择缓慢成长,也不愿通过借款加速扩展。与此同时,60%的企业出于谨慎考虑,优先增加现金储备而推迟投资。此现象突出了企业对负债的普遍担忧,这种“债务污名”现已成为制约企业大胆投资和快速发展的心理障碍。传统贷款机构保守的风险偏好和缺乏灵活的信贷产品,更是加剧了企业融资的难度。
除此之外,英国经济结构的转变同样影响着中小企业融资。当前服务业占据英国国内生产总值的81%,服务型企业往往缺乏传统的固定资产等有形抵押品,难以满足银行对贷款担保的要求。没有足够的“硬资产”支持,这些企业的“借贷投资”路径受到严重限制,导致其增长受到掣肘。 针对中小企业融资难题,英国政府于2025年3月启动了正式的“小企业融资获得状况征询”项目,旨在全面调查中小企业融资障碍的成因,并据此推进切实有效的政策调整。此举显示出官方希望通过改变现有融资环境,建立更加公平和包容的金融生态系统,以满足中小企业在不同发展阶段的资金需求。企业的贷款可获得性和融资成本将成为影响未来经济增长的核心因素。
为了打破融资困境,必须重新认识负债的价值,消除对“贷款扩张”的误解和恐惧。负债本身应被视作企业扩张的必要手段,而非风险的等同物。政府、金融机构与企业之间需要共同构建一个能够理解和支持成长型企业风险的生态系统。新兴金融科技的应用,如基于大数据和人工智能的信用评估,提供了突破传统融资瓶颈的新路径。通过这些技术,贷款机构能够更精准地评估企业潜力,而不单纯基于硬资产抵押,拓宽服务型和创新型企业的融资渠道。 此外,政策制定者可以考虑通过担保基金、风险补偿机制等方式激励贷款机构增加对中小企业尤其是高成长潜力企业的资金支持。
税收优惠亦可作为刺激企业借贷投资的重要工具,鼓励企业在保持稳健财务基础的同时,积极扩大生产和创新投入。国际经验显示,成功的中小企业融资体系往往依赖于多元化的融资渠道,包括股权投资、债券市场、私募基金等互补性资金来源,这也是英国未来金融市场创新的方向。 在这一背景下,中小企业自身亦需加强财务管理能力和融资意识。完善企业内部财务报表披露和信用记录,有助于增强贷款方的信心。同时,主动寻求多方融资渠道,探索供应链金融、众筹等非传统融资方式,也将成为提升资金流动性的有效途径。提升企业与金融机构的沟通效率,使融资需求与金融产品更好匹配,是破解当前融资难题的关键。
总结来看,金融正成为英国中小企业增长战略中的“关键缺失”。当前融资环境尚未充分激发企业潜能,既有结构性不足亦存在心理认知障碍,而经济结构变化亦加剧了这一矛盾。要实现中小企业的快速、可持续发展,必须建立一个包容性强、响应迅速且多元化的金融生态系统。政府的政策引导、金融机构的产品创新以及企业自身的积极调整,将共同谱写英国中小企业迈向新一轮繁荣的篇章。盈利增长、技术革新和就业扩展,最终依赖于金融支持的有效连接,这一环节的强化,是英国经济整体复苏与进步的必由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