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随着全球能源需求的不断增长和可再生能源技术的进步,南亚地区的能源合作日益紧密。尼泊尔作为一个以水电为主的国家,凭借其丰富的水资源优势和稳步增长的发电能力,开始探索电力出口的新路径。2025年6月,尼泊尔正式启动向孟加拉国出口40兆瓦电力,标志着该国在区域能源合作领域迈出了坚实而关键的一步。这一重要举措不仅彰显了尼泊尔水电项目的成功,也体现了印度作为地区电力枢纽的重要角色。作为连接尼泊尔和孟加拉国电网的桥梁,印度的电网系统保障了电力的顺利跨境传递,成为南亚电力贸易的核心枢纽。尼泊尔与孟加拉国及印度三方在2024年10月达成的电力贸易协议,为此次电力出口铺平了道路。
该协议由尼泊尔电力管理局、孟加拉国电力发展局和印度国家电力贸易公司共同签署,形成了跨国电力流动的法律和技术基础。协议确保电力输送的可靠性和合理分配,进一步促进了三国之间能源合作的制度化和规范化。印度方面不仅在该区域电力进出口中扮演了重要角色,还正积极推动与邻国的电网互联互通,计划未来将电网连接至斯里兰卡,实现更广泛的区域能源整合。尼泊尔能源部长迪帕克·卡德卡指出,除了对孟加拉国出口40MW电力外,尼泊尔还向印度东部比哈尔邦出口80MW电力。此举为尼泊尔打开了5吉瓦的大规模电力出口市场。结合尼泊尔水电装机容量已经超过3吉瓦,其中95%为水电,尼泊尔正逐步从一个传统的电力进口国向区域水电出口强国转变。
尼泊尔丰富的水资源为国家提供了巨大的水电潜力,近年来大量水电项目纷纷建设与投产,其中印度企业在其中发挥了显著的资金和技术支持作用。印方企业Satluj Jal Vidyut Nigam正在尼泊尔赞库萨巴区开发900MW的Arun-3水电项目,预计将进一步提升尼泊尔水电输出能力。2025年4月,印度电力网公司与尼泊尔电力管理局达成协议,共同推动建设高容量跨境输电线路,为未来大规模电力交易奠定坚实基础。这些基础设施的完善有利于降低电力输送过程中的损耗与风险,提升电力跨境流动的效率和可靠性。尼泊尔的电力结构以水电为主体,可再生能源比重高,拥有相对清洁且可持续的电力生产体系。随着国内经济发展和电力需求激增,尼泊尔不仅关心满足本国用电需求,更加重视通过出口电力创造新的经济增长点。
此次开始向孟加拉国出口电力,便是提升经济效益和增强国家竞争力的有效举措。孟加拉国作为人口众多的发展中国家,对稳定清洁能源的需求不断增加。通过引入来自邻国尼泊尔的水电,能够帮助孟加拉国实现电力结构多元化,降低对传统燃料电厂的依赖,有利于改善环境和推动绿色转型。此外,三国间的电力输送合作不仅促进了能源贸易,还推动了区域内政策协调、技术交流和市场一体化,构建起面向未来的南亚能源合作模式。印度作为电力贸易的枢纽,其电网连通和贸易机制促进了地区能源资源的最优配置,有效缓解了各国电力供需不平衡的矛盾。例如,印度北部电力需求旺盛时,可以通过跨境电网从尼泊尔或不丹进口优质水电,同样在需求低谷时则可以出口电力到邻国,提高各国发电资产利用率。
同时,尼泊尔与印度在水电项目开发上的合作逐渐深化,吸引了大量印度资本和先进技术投入,有效提升了项目管理效率和建设质量。对于尼泊尔来说,依托充足的水资源,继续扩大水电产能不仅是国家经济转型的关键,也是实现可持续发展的战略目标。随着国际对低碳绿色能源的重视,水电作为清洁能源代表,具备良好的市场前景和政策支持。在区域层面,南亚国家正逐步构建一个统一且高度互联的电力市场,使电力能够根据季节性和区域性差异在国家之间自由流动,降低整体能源成本,同时提升能源供应安全。尼泊尔开启向孟加拉国的电力出口,是该区域能源合作深化的缩影。未来,随着更多水电项目和配套输电基础设施的建设完成,尼泊尔有望不仅满足自身需求,还能成为南亚主要的清洁能源供给国。
此外,扩展至斯里兰卡等国家的电网连接规划,意味着南亚地区将形成更广阔的能源贸易网络,促进经济一体化和区域稳定。能源合作为南亚国家带来了实实在在的利好,有助于缓解能源短缺问题、促进环境保护以及推动社会经济发展。尼泊尔成功启动电力出口,不仅是技术和管理上的成就,更是地区经济合作和互信的重要体现。展望未来,此类跨境电力贸易项目将逐步增多,助力南亚迈向低碳、绿色、互联的可持续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