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加密货币市场的蓬勃发展不仅带来了投资机会,也伴随着诸多刑事犯罪案件。近期,洛杉矶县警长部门(LASD)的两名副手被揭露利用其执法身份,为一位被称为“加密货币教父”的青年企业家进行非法活动提供帮助,从而引发了广泛关注和震动。该事件不仅暴露了执法系统内部的腐败,也进一步揭示了加密货币犯罪的复杂性及其与传统犯罪的交织。此案的核心人物之一是24岁的加密货币商人亚当·伊扎(Adam Iza),他自2024年9月起被联邦拘押。伊扎创立并运营的加密交易平台Zort,成为勒索与洗钱的工具。洛杉矶县警长部门的两位副手——43岁的大卫·安东尼·罗德里格斯(David Anthony Rodriguez)和33岁的克里斯托弗·迈克尔·卡德曼(Christopher Michael Cadman)被证实为其提供了违法保护及协助。
两人不仅利用自己的身份滥发虚假搜查令,获取受害者的位置信息,还参与了多起武装胁迫事件。据司法部报告,卡德曼和另一名未被公开身份的副手曾于2021年8月持枪威胁一名受害者,强迫其立即向伊扎银行账户转账2.5万美元。更令人震惊的是,同一受害者几乎一个月后又遭遇该副手策划的伪装交通拦查,被警方拘留,形成了恶性循环的恐吓手段。罗德里格斯则于2022年7月向法官谎称正在调查一起抢劫案,实际目的是通过虚假的搜查令获得某名受害者的GPS位置数据。该信息被共享给同伙,用于骚扰与威胁该受害人。这起案件展示了执法人员滥权的严重后果,直接摧毁了公众对法律系统的信任。
经调查,伊扎通过Zort平台,每月支付高达28万美元给这些被称为“棋子”的副手及其他涉案人员,以换取私下保护与非法协助。文件显示,伊扎甚至利用警方数据库中的信息,发送受害者个人资料及其家人车辆等私密信息,进一步威胁其交出含有加密货币的设备。此外,伊扎的前女友艾瑞斯·拉玛亚·奥(Iris Ramaya Au)因未申报高达260万美元的非法收益,也已认罪。她为掩盖资金流向,设立空壳公司及多个银行账户,用非法款项支付了约100万美元给警方人员。两人的奢华生活也被揭露,公共记录显示他们在名表、豪车等奢侈品上的花费高达数千万美元。此案并非孤立事件。
据2025年5月的另一项执法行动,同样涉及12名年龄在18至21岁的嫌犯,这些年轻人通过复杂的加密货币洗钱网络,非法获取了超过2.63亿美元。他们利用混币服务隐匿资金流向,并挥霍于夜店、豪车等奢华消费,反映出加密货币犯罪的高度组织化与专业化。值得一提的是,另一起涉及超过4000万美元加密货币庞氏骗局的案件也在同期宣判,突显出监管与执法在数字资产领域面临的巨大挑战。当前,涉案副手面临多项联邦指控,如侵犯公民权利、串谋犯罪及虚假报税。预计罗德里格斯最高可判处10年监禁,卡德曼则有可能面临最高13年刑期,另一名涉案副手萨瓦德拉(Eric Chase Saavedra)也在等待判决。事件不仅引起法律界的高度关注,也引发了加密货币行业对于合规性和风险控制的深入反思。
加密市场的匿名性、交易的去中心化属性虽然带来创新,但同样为犯罪分子提供了可乘之机,成为洗钱、欺诈与勒索的新载体。对此,联邦当局正加大对加密犯罪的打击力度,推动相关法规制度建设,提升执法部门对于数字资产的侦查和监管能力。行业内呼吁构建更加透明、安全的交易环境,推动金融科技公司加强用户身份验证(KYC)与反洗钱(AML)措施。同时,公众也应提高警惕,避免因盲目信任或信息不对称而沦为非法活动的受害者。综合来看,洛杉矶警长副手助力加密货币“大佬”进行勒索的案件,既是一场执法腐败的悲剧,也凸显了加密货币监管的紧迫性。这一事件促使相关部门更加重视整治加密领域的违法犯罪,保护投资人和社会整体利益。
未来,只有通过法律、技术和社会多方协作,才能有效遏制此类犯罪,推动加密货币行业的健康持续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