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全球环保意识的提升,电动汽车(EV)逐渐成为未来汽车市场发展的关键方向。为了加速英国电动汽车的普及,英国政府于2025年7月正式宣布重启电动汽车购车补贴计划,新计划设定了最高3750英镑的购车折扣,针对的是价格低于3.7万英镑的新电动车型。该政策不仅标志着英国政府在绿色交通领域的坚定决心,也显示出通过财政激励手段推动汽车产业低碳转型的积极态度。 此次电动汽车购车补贴计划由交通部(DfT)监督执行,获得了6.5亿英镑的专项资金支持。相比于之前被取消的插电式混合车购车补贴(PiCG),此次新计划覆盖价格上限有所调整,从原先的3.2万英镑提升至3.7万英镑,旨在涵盖更多市场主流车型,扩大受益人群。同时,补贴额度将根据车辆的可持续性表现分为不同等级,最高可达3750英镑,补贴金额更具弹性和针对性。
评估标准将基于车辆生产全过程的碳排放水平,包括车身制造能源消耗和电池生产碳足迹,分为“第一等级”和“第二等级”,第一等级车型可享受最高补贴,第二等级车型补贴额度可达1500英镑。政府对具体的评价标准尚未公开,意在鼓励汽车制造商在降低结构碳排放方面加大投入,实现绿色供应链和低碳生产。 值得注意的是,虽然诸如雪铁龙ë-Berlingo和即将投产的新一代日产Leaf等英国本土制造的电动车型在技术和产能方面表现突出,但政府表示“所有符合条件的车型均纳入统一评估体系”,并不对本土制造车型赋予额外优惠,保证政策的公平性和公开透明。制订严格的可持续性门槛也体现了英国政府在推动真正绿色转型上的严谨态度。 为了获得购车补贴,汽车制造商需要首先申请并获得政府的资格认证。消费者购买合资格车辆后,无需单独申请补贴,因为补贴金额将直接由厂家在销售时扣除。
该机制减少了消费者操作门槛,提高了购车便利性,也加速了补贴资金的有效发放。补贴发放将采取先到先得原则,随着资金的逐渐耗尽,补贴项目可能会提前终止,显示出政府在管理公共资金使用上严谨的态度。 这项购车补贴的目标聚焦于“更多人买得起”的电动车市场区间,排除了价格超出3.7万英镑的豪华车型,这也反映出政府避免为高端、奢侈电动车型买单的财政考量。此举意在引导资金流向更大规模、价格更亲民的车型,推动电动车市场的规模化普及。此外,政府还表示将通过Drive35项目,投入25亿英镑支持零排放车辆制造产业链,涵盖研发、制造、技术培训和就业,助力英国汽车产业绿色升级。 此次补贴政策的出台正值英国车企面临达到“零排放车辆”(ZEV)销售比例的关键节点。
2025年,英国要求车企实现至少28%的电动车销售比例,违者将面临重大罚款压力。最新数据显示,今年前七个月,纯电动车销量占比尚不足25%,难以满足官方目标。补贴政策被业内视为提振私人消费者购买意愿和市场信心的有效手段,助力车企达标,缓解面临的合规压力。 来自汽车行业的反应整体积极。英国汽车制造商与贸易商协会(SMMT)首席执行官Mike Hawes认为,这一措施为潜在消费者提供了明确信号,推动市场从当前四分之一的纯电动车比例提升至最终目标的80%。罗兰法国汽车地区负责人的表态亦强调该政策极具意义,不过他同时呼吁政府、车企及基础设施提供商保持协同,持续加力确保2030年电动车占比目标的实现。
各大汽车品牌英国负责人也发表了支持言论。大众英国集团、福特英国和斯泰兰蒂斯英国均表示积极看待新补贴政策,认为其将提升车型价格竞争力,促进消费者更快向电动车转型。充电设施供应商特斯拉及Instavolt首席执行官亦对政策表示乐观,期待激发未来几年电动车市场需求的持续增长。 不过补贴政策也引发了部分民众与行业人士的质疑与担忧。有声音指出,电动车虽然使用成本较低,但日益减少的燃油税收入会对政府财政构成长期压力,同时燃油税替代的缺口需由非电动车使用者承担,带来潜在的公平性问题。此外,也有对部分电动车生产链依赖国外材料和技术的忧虑,呼吁政府在补贴政策中强化本土产业支持和供应链安全。
综合来看,英国新推出的电动汽车购车补贴政策代表了政府推动新能源产业发展的强烈意图。通过提供高达3750英镑的购车折扣,政策既考虑到了环境可持续发展,也兼顾了扩大电动车市场规模和满足消费者需求。未来,这一政策的具体实施细节及对应的可持续性考量将成为市场关注焦点,同时也将考验英国汽车产业如何驾驭转型机遇,实现由传统燃油车向零排放汽车的有效过渡。 面向未来,随着电动汽车和相关配套基础设施持续推进,英国有望建立起更完善、更智能的绿色出行体系。诸如充电桩网络建设、电池回收技术提升等相关领域的政策扶持和技术突破也将加速到来,共同塑造低碳节能的汽车市场生态。消费者在享受政府补贴带来的实惠同时,也被引导参与到绿色环保行动中,助力英国实现其碳中和目标。
面对全球气候变化的挑战,英国政府通过创新的购车补贴设计,努力兼顾环保效益与市场激励,推动新能源汽车进入主流。在电动车技术不断成熟、车型不断丰富的背景下,补贴政策的实施有望成为拉动市场需求的重要引擎,推动英国汽车消费结构实现质的飞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