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6月底,甲骨文(Oracle)股价迎来强劲反弹,主要得益于公司首席执行官Safra Catz在财报发布会上强调的多项云计算业务进展以及一份巨额云服务合同的公布。此消息不仅提振了投资者信心,也促使华尔街多位分析师对该公司股票评级进行上调。甲骨文的云计算战略及业务转型成为市场关注的焦点,为技术巨头带来强劲增长动力。 在一份监管文件中,甲骨文CEO Safra Catz透露,公司在过去一财年中实现了超过100%的多云数据库收入增长,且已签署了多项大型云服务协议。其中一项合同预计将使公司在2028财年达到超过300亿美元的年度收入。这一规模的合约不仅表明了市场对甲骨文云计算能力的高度认可,也彰显了其在行业竞争中逐渐巩固的地位。
股价表现方面,甲骨文在6月单月上涨了32%,并在当天收盘时上涨4%,达到每股218.63美元的水平。此次涨幅使得甲骨文超越了去年12月创下的历史高点,充分体现出市场对其未来业绩的乐观预期。事实上,2025年以来,甲骨文股价虽经历了初期的波动与调整,但靠着强劲的季度收益报告及积极的业务扩张,已实现超过31%的整体涨幅。 该公司的Q4财报表现尤为出色,甲骨文营收和利润均超市场预期,尤其是云计算业务成为增长引擎。在6月11日公布的财报会议上,Catz表达了对未来一财年收入大幅增长的预期,强调通过赢得AI初创企业和大型企业的云服务订单,公司正处于快速发展轨道。这种积极的展望为投资者注入了强心剂,提升了市场对甲骨文的信心。
华尔街分析师也迅速做出响应,Stifel金融集团的分析师Brad Reback在周日晚间将甲骨文股票评级由“持有”上调至“买入”,并将目标价由180美元大幅提升至250美元。此前他对甲骨文的资本开支持谨慎态度,担心其在追赶AI和云计算需求的过程中成本过高。然而,最新分析指出,甲骨文在资本支出大幅增加的同时表现出良好的运营开支控制能力,能够有效管理成本,从而推动未来盈利增长。 Reback在分析报告中指出,甲骨文的云计算业务呈现出可持续加速增长的趋势,公司高管层展现了出色的资本和运营费用管理能力。虽然短期内高资本开支可能对利润率造成一定压力,但长期来看,这种投资将带来业务结构转型和EPS(每股收益)的显著增长,预计财年2027年及之后收益将迎来加速提升。 甲骨文的云计算转型历程并非一帆风顺。
作为一家拥有近50年历史的数据库巨头,甲骨文曾面临传统业务与新兴云业务之间的壁垒和转型挑战。近年,甲骨文加大研发和市场投入,打造面向多云环境的数据库产品线与云基础设施服务。如今,甲骨文已成为亚马逊AWS、微软Azure及谷歌云三大云计算巨头之外的主要竞争者。先进的多云数据库技术和日益增长的客户基础带来可观的收入和利润增长空间。 值得一提的是,甲骨文的云业务不仅集中在传统大型企业市场,同时积极拓展人工智能初创企业及新兴技术领域,为公司未来营收提供多样化的增长动力。尤其在人工智能领域,甲骨文云服务被多家AI初创企业采用,进一步提升了其市场竞争力和业务影响力。
技术市场研究机构指出,甲骨文云计算业务去年实现了60%的增长,创下该公司自1999年以来的最佳业绩表现。2025年上半年,虽然甲骨文股价经历了超过25%的震荡调整,但随后强劲反弹至历史新高,展示出甲骨文从波动中恢复的韧性。 股市技术分析也为投资者提供了积极信号。6月12日后,甲骨文股价突破了长期横盘整固的关键买入点198.31美元,并继续扩展至买入区以上,显示出显著的上行动能。投资者和机构投资者对这只股票的关注度持续提升,进一步助推了股市表现。 除了股价和业务表现之外,甲骨文管理层频繁与市场沟通也极大提高了投资者对公司未来的信心。
Safra Catz强调,公司坚持“多云”战略、持续扩展云服务规模的同时,始终注重运营效率和成本控制。管理团队的透明沟通策略帮助市场理解了公司战略动向,增强了对业绩的信赖感。 综合来看,甲骨文正处于战略转型和业务结构优化的关键阶段。强劲的云计算收入增长、巨额长期云合同、积极的资本支出管理,以及管理层清晰的发展蓝图,共同构建了公司未来可持续增长的坚实基础。华尔街升级评级并大幅提升目标价格,反映出市场对甲骨文在云计算领域竞争力和盈利前景的高度认可。 甲骨文的成功案例对全球科技企业转型具有重要借鉴意义。
它不仅说明了传统科技巨头如何适应新兴技术趋势,也彰显了在激烈市场竞争中,保持技术创新与资本运营平衡的重要性。未来几年,随着云计算和人工智能技术的不断融合,甲骨文能否继续扩大市场份额并保持高增长,将成为投资者和行业观察者关注的焦点。 总体而言,甲骨文凭借丰富的技术积累、稳健的业务扩张策略,以及出色的管理团队,正朝着打造领先全球的多云服务供应商目标稳步迈进。无论是从业务基本面还是市场表现来看,甲骨文均展现出强劲的增长潜力和投资价值,成为科技投资领域中极具吸引力的标的。未来持续关注甲骨文的云计算业务发展及其在AI生态系统中的角色,将有助于洞察科技行业的深刻变革与机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