瑞士联邦委员会于2025年6月6日正式宣布,批准与包括欧盟成员国、英国以及大多数二十国集团(G20)成员在内的74个国家实施基于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OECD)推出的加密资产报告框架(Crypto-Asset Reporting Framework, CARF)自动交换加密资产持有者数据的计划。此举标志着瑞士作为加密金融领域国际合作先驱的地位日益稳固,体现出其对全球数字资产透明化和税务合规的高度重视。CARF旨在填补传统金融账户报告标准无法覆盖数字令牌和去中心化资产领域的监管缺口,要求对加密钱包持有者及交易进行详细信息传递,即便是无中介参与的交易也纳入监管范围。瑞士此次的决定,体现了国家在鼓励创新的同时,致力于防范数字资产被用于隐藏财富和逃避税务的坚实承诺。根据现有计划,该自动数据交换机制将于2027年正式启动,前提是参与交换的国家必须履行相互互惠义务,并且满足CARF规定的严格技术与法律合规要求。值得注意的是,美国和沙特阿拉伯未列入最初名单,虽然官方未详细说明原因,但这些国家可能在参与CARF协议的互惠和合规标准尚未达成一致。
瑞士议会正积极审议为这套数据共享机制提供法律基础的相关法规,且该法规预计于2026年1月1日起生效。政府强调,将沿用先前用于金融账户信息自动交换体系的监管机制,确保合作国家持续经受审核和合规性验证,从而保证数据交换体系的可靠性与安全性。瑞士作为全球金融枢纽兼加密资产创新重镇,其积极参与OECD的全球合规框架,也彰显其在大国竞争中的审慎布局。虽然国际监管趋严,瑞士国内的加密资产使用和接受度却持续攀升。近期,瑞士大型连锁超市Spar宣布将在全国范围内推广比特币支付,借助DFX Swiss的OpenCryptoPay平台配合闪电网络实现即时结账,成为本国首个实现比特币主流零售支付的企业。此举展现出瑞士民众对加密支付的认可及其在现实生活中的实用性,形成与监管动作并行发展的双轨态势。
瑞士不仅仅满足于国际强制的透明度要求,还积极推动本土数字货币生态的成熟,这种监管与应用的“两条腿走路”策略对全球其他国家和地区具有借鉴意义;同时,也对政府如何平衡跨国信息透明度与保护本土创新提出了考验。随着此类机制的推进,预计未来更多国家会因应国际标准变化及自身监管需求,加入瑞士的数据交换合作网络。此外,瑞士也借鉴过去如瑞信危机等金融市场事件的教训,强化对大型银行,尤其是海外分支机构的资本要求,并赋予金融市场监管局FINMA更大权力,进一步保障金融体系稳定。CARF作为最新的加密资产监管国际标准,不同于传统金融账户自动信息交换标准,它涵盖了数字令牌的具体交易数据,对于链上钱包地址和交易细节均有报告要求。通过这一框架,各国税务机关能够更有效追踪和监管跨境数字资产持有情况,防止利用加密资产进行非法资金转移、逃税避税等违法行为。瑞士的主动参与不仅为其国内合规环境树立了良好示范,也有助于推动全球加密资产税务透明度的提升,促进数字经济健康发展。
未来,随着技术和国际监管环境的不断演进,此类多边数据交换机制的范围有望进一步扩大,纳入更多国家和司法辖区,加强全球数字资产市场的合规生态。瑞士政府与监管机构在推动创新与加强风险管理之间寻求平衡,既保证市场的活力和自由,又推进国际合作框架以维护税收秩序和金融安全。对投资者和普通用户而言,数据共享协议的实行意味着未来在不同国家持有和交易加密资产的合规风险增加,税务透明度提高,但同时也为整个行业带来更加规范和可信赖的生态环境。总的来看,瑞士推行OECD CARF数据交换协定,是全球加密资产领域迈向更加制度化、规范化管理的重要一步,同时也展现了该国在数字金融创新和国际税务合作中的领导作用。在数字经济持续发展的趋势下,世界各国监管机构和市场参与者将持续关注这一机制的实际影响及其对加密资产市场未来走向的深远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