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全球知名的时尚生活方式零售企业,PVH集团在2025财年第一季度交出了一份不俗的业绩报告。公司收入达到19.84亿美元,同比增长2%,整体业绩超出市场预期。然而,尽管季度表现稳健,PVH集团却对2025财年全年盈利前景做出了谨慎调整,令市场对此产生较大关注。 从地区表现来看,PVH的欧洲、中东及非洲(EMEA)业务实现了5%的收入增长,北美市场表现强劲,收入增长7%。然而,亚太地区(APAC)受多种因素影响,包括2025年农历新年时间的变化以及中国经济环境的复杂挑战,收入下降幅度达到13%。这反映出全球多元市场环境的差异及挑战,也显示出亚太市场复苏的脆弱性。
品牌层面,PVH集团的两大核心品牌——Tommy Hilfiger与Calvin Klein表现迥异。Tommy Hilfiger品牌收入增长3%,延续了其鲜明的生活方式形象和产品创新的动力。品牌成功将传统经典款式的季节性新品与深度产品故事结合,尤其借助与热门电影“F The Movie”的跨界合作,提升消费者关注度和购买热情。Calvin Klein则保持了稳定,收入基本持平。其品牌驱动力来自于标志性的新品发布——Icon Cotton Stretch系列,该系列通过明星Bad Bunny的病毒式营销获得了广泛关注,成为近年来最具影响力的产品之一。 值得注意的是,集团的许可业务收入下降了2%,主要系将部分女装产品类别由授权模式转向自营批发业务。
这一转变短期内对收入产生了一定影响,但可为长期品牌控制权及利润率优化奠定基础。 在销售渠道方面,直销业务整体略有下滑,下降3%,其中直营门店收入下跌5%,受到线下购物环境和消费者行为变化的双重压力。反观数字商务领域表现亮眼,尤其是直营数字电商渠道收入增长3%,主要贡献来自美洲市场,显示出消费者线上购物习惯持续增强,电商渠道成为品牌布局的重要增长点。 批发渠道收入也实现了6%的增长,得益于美洲和EMEA市场的积极表现,这为品牌库存去化和市场渗透提供了坚实支撑。总体渠道表现的分化反映了零售行业转型期多元化销售策略的重要性。 毛利率方面,PVH集团经历了较大压力,毛利率从上年度的61.4%降至58.6%。
下降的主要原因包括销售渠道结构变化导致的权益混合不利,促销活动频繁提升了折扣力度,以及转型过程中许可女装类别向自营批发的调整。此外,全球物流成本持续高企,尤其是运费的上升同样挤压了毛利空间。 财务绩效上,PVH报告营业前亏损3.32亿美元,与去年同期盈利2.05亿美元形成鲜明对比。亏损中包含了由外汇变动带来的约400万美元不利影响,反映全球货币波动对跨国零售企业的实际冲击。公司亦预计美国关税政策将对2025财年产生约6500万美元的负面影响,进一步增添经营不确定性。 针对全年展望,PVH集团保持收入持平或微增的态度,同时将非GAAP运营利润率预计维持在8.5%左右,非GAAP每股收益预期介于10.75美元至11.00美元之间。
二季度预测收入将实现低个位数百分比增长,每股收益区间预估为1.85美元至2.00美元。这些数据虽显示出稳健的基本面,但集团明显对全球贸易政策、宏观经济走向的风险保持高度警惕,可能导致全年业绩目标有所变动。 PVH集团首席执行官斯特凡·拉尔森(Stefan Larsson)强调,集团正充分利用Calvin Klein与Tommy Hilfiger两个全球品牌强大的消费基础,借助创新产品和富有活力的市场活动持续推动增长。品牌与流行文化结合的独特方式,以及线上线下多渠道的灵活布局,是当前业绩表现优异的关键驱动因素。 然而,从更宏观的角度看,PVH的业绩表现也映射出全球零售行业正面临的多重挑战。全球经济增长放缓、消费者信心波动,以及地缘政治与贸易环境复杂化,都对跨国零售企业造成压力。
尤其是亚太市场的不确定性,成为制约增长的重要因素。中国市场的消费恢复进程受阻,是PVH及同行普遍关注的焦点。 从投资者角度分析,PVH集团强劲的品牌势能和多元化的业务布局无疑为公司未来带来增长潜力,但面对毛利率下降与整体盈利能力承压,短期内公司还需继续优化供应链管理、加强品牌创新和市场适应能力。同时,券商和分析机构普遍建议关注PVH的成本控制执行力度以及对新兴市场趋势的适应情况。 未来,持续的数字化转型将成为PVH重点战略之一。数字电商渠道的增长已显著抵消了部分传统渠道的下滑,结合数字营销和社交媒体的利用,PVH品牌与消费者的互动更为紧密,有助于提升客户忠诚度和复购率。
此外,环保可持续发展理念也在品牌策略中逐步植入,以顺应全球消费升级和社会责任趋势。 总的来看,PVH集团2025财年第一季度表现稳健但不无挑战。业绩数据反映出的区域经济差异、渠道结构转变和成本压力,是当前零售行业转型的缩影。集团对全年盈利前景的调整显示出审慎态度,也为投资者提供了重新评估风险与机遇的参考。随着市场环境的不断变化,PVH能否借助其品牌影响力、创新能力与灵活的市场战略,实现持续增长与盈利能力的优化,仍将是未来关注的核心所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