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当代科技迅猛发展的时代,技术不仅仅是改善生活的工具,更成为塑造文明未来的关键力量。波兰作家兼未来学家斯坦尼斯瓦夫·莱姆在其1960年代的经典著作《技术大全》(Summa Technologiae)中,提出了“存在技术”(Existential Technologies)的独特视角,试图超越传统的技术观念,深入探讨技术如何作为一种深刻影响存在本身的力量,改变人类的认知、道德和演化轨迹。 《技术大全》不是一本单纯的科幻作品,而是一部跨学科的未来学著作,融合了自然科学、哲学、进化论及新兴的控制论理论,力图描绘一种全面的技术演进图景。莱姆拒绝将技术视为单一的工具或简单服务于人类的手段,而是把它看作一种自身不断展开的存在过程,既服务于人类社会,同时又可能超越人类的意志产生不可预测的效果。 对于技术与人类的关系,莱姆提出了尖锐的问题:到底是谁在控制谁?技术是驱使我们前行的主宰,还是被我们所掌控的工具?我们的意图是否只是更高级技术的表现形式?这层复杂而模糊的互动关系,恰恰揭示了技术作为存在力量的双重特性——它既可能是人类文明的推动者,也可能成为异化和不确定性的来源。 莱姆进一步区分了两类技术:功能性技术与存在性技术。
功能性技术主要关注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增加我们行善或作恶的能力,如药物、武器、媒体和交通系统等,这些技术显而易见地影响社会结构和人际互动。而存在性技术则关乎文明的根基,改变的是人类自身的存在形态和认知框架。这类技术往往打破现有的道德范畴,带来不可逆转、甚至可能使“我们”概念消解的深远变化。语言作为一种存在性技术的典范,便彻底重塑了人类的自我认知与文化传承。 在知识领域,莱姆提出“认知机器”的设想,即那些能够自主处理海量复杂变量、生成科学理论但其内部机制对人类而言无法完全理解的技术体。这种“认知技术”几乎预示了现代人工智能尤其是不可解释的深度学习系统的崛起。
它们挑战了传统科学方法中可解释性的核心原则,揭示了未来知识生产过程可能出现的人机混合、黑箱化趋势。AlphaFold对于蛋白质结构的预测恰恰反映了这种新型技术的潜力和挑战,科学界不仅依赖其结果,更要接受其运行机制的不透明。 另一方面,存在性技术还体现于“人形塑造技术”,即通过基因编辑、克隆、意识分裂、数字复制等手段重塑人体、生物身份以及认知结构。这类技术模糊了主体与客体的界限,挑战了传统的个体统一性和自由意志概念。当人类进入可以由机器指导的“后人类”阶段时,身体和意识成为可以设计和操纵的对象,个人身份和社会伦理随之动摇。 莱姆的思考并非纯粹技术决定论,也非单向的悲观主义。
相反,他强调技术发展的复杂性和不可预测性,警示我们不要陷入简单的技术乐观或技术拒绝论。技术不必然带来道德进步,也不一定导致毁灭,而是充满了“价值漂移”的可能,即技术及其后果可能远远超出当下人类的道德框架和理解能力。这种观点呼应了他的宏观历史观与进化论立场:进化与历史都是非线性的,充满偶然性和适应性,而非预先设定的目标。 莱姆的背景经历了20世纪东欧动荡的历史,他对社会、政治与技术的关系有着敏锐的洞察。作为犹太人,他亲历战争、极权主义和文化断裂,这些经历为他对技术的“异质性”和“外来性”有了更加深刻的理解。在他的视角中,技术不仅是人类意志的延伸,更是一股超越人类控制外的力量,具有异化与分裂的特征,这种特征与东欧的历史现实产生了共鸣。
从今日视角回望,《技术大全》预见了许多现代科技伦理的核心议题。无论是人工智能的黑箱问题,还是基因编辑带来的身份重构,亦或是数字复制与深度伪造技术对于真实性与主体性的挑战,莱姆的存在技术概念仍极具启发性。他提醒我们,面对技术未来,我们不仅要关注其功能和社会效益,更要直面那些超越传统道德范畴的存在性转变,这些转变可能颠覆我们对自身的理解和世界的认知。 现阶段,技术发展速度远超以往,认知机器和人形塑造技术正逐渐从理论走向现实,但社会伦理和法律规则尚未完全准备好应对这场变革。莱姆提出的“技术非线性与莫测性”警示着我们,过度自信于对未来技术轨迹的控制和预测可能是一种错觉。相反,社会应培养面对未知和异化的开放态度,学会在不确定中寻求共存策略。
此外,莱姆区分技术的功能性与存在性,也启示管理和政策制定应有针对性。功能性技术的规范更适合传统道德和法律框架,而存在性技术则需跨学科、多维度的全新思考,融合哲学、伦理学、科学技术研究以及社会学等领域,促进更全面的风险评估与价值对话。 回顾莱姆的思想遗产,我们可以看到,技术绝非单纯人类意志的工具或奴隶,更是一种深刻影响生命与文明走向的存在力量。在全球面临气候变化、人工智能革命、生物技术突破等重大转折点时,理解存在技术的内涵,无疑为我们构建未来提供了重要的理论工具和思想资源。尊重技术的异化潜力,承认人类认知的有限,并以开放、谨慎的态度导航未来,是莱姆《技术大全》赋予现代科技社会的宝贵启示。 总之,《技术大全》为我们揭示了技术作为存在维度的双重性与复杂性。
身处技术加速变革的时代,深入理解并审视存在技术,不仅关乎科技自身的发展轨迹,更关乎我们如何定义人类自身,以及我们在未来共同世界中所扮演的角色。莱姆以其独到的见解与深邃的未来洞察,成为引领这一思考的重要思想灯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