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7月,美国参议院的共和党议员们在经历了长时间的僵局和激烈讨论后,终于以50票对50票的平局结果,借助副总统JD 瓦伦斯(JD Vance)的一票决胜,成功推动特朗普提出的所谓“大而美”法案通过参议院。这项法案被视为特朗普第二任期内的重要政策支柱,围绕税收减免和政府支出调整展开,意在延续和巩固前一次执政期间实施的重大减税措施。该法案的通过标志着特朗普试图重新塑造美国财政政策的努力迈出了关键一步,但其最终命运仍需等待众议院的进一步表决。此次法案的通过过程可谓跌宕起伏,反映了当前美国政坛内部复杂的政治博弈和议程推动难度。在参议院,法案最初面临极大阻力,尤其是来自一些温和派共和党人的反对,他们对法案中的医疗补助(Medicaid)预算削减部分表达了强烈不满。最具代表性的争议人物包括来自缅因州的苏珊·柯林斯、北卡罗来纳州的托姆·蒂利斯以及肯塔基州的兰德·保罗,他们三人都选择与民主党人联手反对法案,为整票结果制造了巨大不确定性。
阿拉斯加州的丽莎·穆尔科夫斯基在经过漫长的谈判后最终投出了支持票,她对医疗补助削减的担忧依然存在,并公开表达了对过程的急促和压力的不满。穆尔科夫斯基坦言这是她从政生涯中最艰难和痛苦的24小时,但她选择支持法案的决定对法案的通过起到了关键作用。此次法案共计940页之厚,内容涵盖税收永久减免计划、减少政府开支及调整社会福利项目,规模空前。民主党方面一方面联合一致反对,认为该法案将削弱美国社会保障体系、加剧贫困人群的生活压力,另一方面采取多项程序性阻挠措施试图推迟投票,比如要求参议院职员逐页宣读法案全文,以拖延时间。同时,他们通过“投票马拉松”模式提出大量修改提案,令议事进程更加艰难。共和党内部也存在明显裂痕,一部分财政鹰派对法案可能导致的巨额财政赤字表示强烈质疑。
据自由核心团体(House Freedom Caucus)指出,该法案预计每年将在联邦财政预算中增加约6500亿美元的赤字,远超他们原本的预算承诺,这种潜在的财政风险引发了党内部分激进派的不满。与此同时,一些保守派议员担忧法案对医疗补助的削减幅度过大,可能引发基层选民的抵触情绪,更加剧了法案的众议院前景的不确定性。面对越来越紧迫的7月4日总统签署死线,特朗普本人也承认完成这项任务“非常困难”,但依然表达了对法案的乐观态度,称之为“一项伟大的法案,人人受益”。他在访问佛罗里达移民拘留中心时高度评价了法案,希望相关立法程序加快推进。令人关注的是,法案中对可再生能源支持及电动车补贴的重大缩减引发了科技界的反感,其中埃隆·马斯克公开反对该法案,甚至扬言可能支持建立新的政党,并威胁将对支持该法案的共和党成员展开挑战。马斯克的不满不仅基于财政角度,更因为这些政策将影响他旗下特斯拉的商业利益,他认为这背离了财政整顿和减支的初衷。
由此可见,特朗普“大而美”法案的通过不仅具有立法意义,也折射出美国社会政治分歧的加深,既有党派之间的激烈角力,也存在党内多元利益的错综复杂。各方围绕财政赤字、医疗保障、社会福利及新能源政策展开深刻博弈,决定这项具有里程碑意义的法案是否能成为现实。随着法案进入众议院审议阶段,局势依然扑朔迷离。众议院共和党仅允许最多三票反对以确保法案通过,但鉴于党内分裂态势,最终形成法律仍需克服不少障碍。与此同时,民主党仍将坚决反对,争取代表低收入群体的利益和扩展社会保障。总体来看,特朗普提出的这一宏大立法计划不仅是政策工具,更是政治资本和议程推进的试金石。
未来数周,美国政坛将持续聚焦其命运,而各利益集团的博弈结果也将深刻影响国家财政走向、社会结构及经济发展趋势。无论最终能否成为法律,特朗普的“大而美”法案无疑在美国政治格局中掀起了新的波澜,彰显出共和党内部的复杂关系和对未来政策方向的不同期待。随着美国不断应对经济不确定性和社会转型的多重挑战,类似的重大财政立法将继续成为焦点。理解这些动态,有助于全面洞察当前美国政策环境的演变轨迹及所蕴含的深远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