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美国对伊朗核设施发动空袭,令中东地区局势骤然紧张。作为全球能源供应的重要区域,中东的任何动荡都可能对世界油价产生不可忽视的影响。摩根大通全球商品研究团队最新发布的分析报告透露,假如以色列与伊朗之间的冲突持续升级,油价短期内可能上涨高达75%,甚至达到每桶130美元的历史高位。该预测引起市场广泛关注,也揭示了潜在的复杂能源安全风险。 摩根大通的分析基于当前的地缘政治环境和市场供需动态。首先,美国近期对伊朗核设施的空袭,标志着该地区冲突进入新阶段。
尽管市场目前反应相对平静,但摩根大通指出,存在约21%的可能性爆发严重的供应中断事件,尤其是影响波斯湾石油的运输通道——霍尔木兹海峡。该海峡作为全球重要的石油过境点,约有三分之一的全球石油出口量通过此地。一旦该通道封锁或受到阻碍,将对原油供应链产生巨大冲击,导致油价快速攀升。 此外,摩根大通强调,冲突的扩大可能引发更多中东石油生产国的介入,尤其是沙特阿拉伯、阿联酋等关键能源出口国。这些国家合计产油量占全球总体的约三分之一,任何单方面产量减少或出口阻碍都将直接影响国际油价。报告提到,这种“连锁反应”可能引发区域范围的广泛不稳定,形成供给端严重紧张的局面。
虽然当前油价已较年初上涨显著,布伦特原油价格近期最高触及每桶76美元,较几个月前上涨约26%。西德克萨斯中质原油(WTI)价格同样上升,达到每桶74美元,涨幅约30%。摩根大通认为,这一部分涨幅反映了市场对风险的溢价,但未来如果冲突演变向更严峻的方向发展,油价还将面临较大上行空间。 然而,摩根大通同时指出,目前全球石油市场的供应和需求总体仍处于平衡状态,世界尚有充足的石油库存缓冲。该行基准预测显示,2025年下半年至2026年,油价将趋于稳定,预计布伦特原油将在60至70美元区间波动。这意味着若冲突未能显著影响主要产油通道,油价将维持在合理区间,不至于长期飙升。
从市场反应来看,周末空袭消息一出,油价立即上涨,显示投资者对冲突相关风险的高度敏感。之后价格出现回落,反映部分投资者观望态度,等待更多地缘政治动态明朗。专家分析,中东紧张局势的发展速度和幅度,将是决定油价未来走势的关键变量。 国际社会对中东稳定的关注持续升温。能源安全成为各国政府和企业高度关注的战略议题。油价飙升不仅影响能源企业盈利,还将带来广泛的通胀压力,影响全球经济复苏进程。
特别是对依赖进口能源的国家而言,油价波动带来的经济风险不可轻视。 摩根大通报告还特别提醒投资者关注波斯湾地区的运输安全问题。霍尔木兹海峡作为全球关键油运枢纽,任何冲击都会迅速传导至全球能源价格。此外,市场需警惕可能出现的“溢出效应”,即冲突扩散至邻近国家,可能加剧整个中东地区的政治和经济不确定性。 展望未来,若以色列与伊朗的冲突得以控制并逐步降温,全球油价将回归供需平衡驱动的正常轨道。但如果局势恶化,包括国际社会在内的多方介入调停未果,油价冲高将成为市场的“新常态”,加剧全球经济复苏难度。
同时,高油价也可能推动新能源投资加速,长远看有助于能源结构转型和可持续发展目标的实现。 综上所述,摩根大通对以色列-伊朗冲突最坏情景给出的油价飙升预警,为市场敲响了警钟。投资者与政策制定者需密切关注中东局势变化,及时调整能源策略和风险管理方案。全球能源供应安全的稳定,依然是当前国际社会面临的重要挑战。未来几个月,中东地区的动向或将深刻影响全球油价乃至宏观经济走势,成为投资决策的关键参考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