联邦快递(FedEx)作为全球领先的快递物流服务提供商,一直以来都是市场关注的焦点。近期,虽然公司公布的2025财年第四季度财报显示出盈利和收入均超出分析师预期,但股价却迎来明显回调,引发投资者的广泛关切。多年来保持稳定增长的联邦快递为何在今年出现破局?本文将深入探讨其背后的多重因素,帮助投资者全面理解当前形势及未来展望。 2025财年第四季度,联邦快递每股收益(EPS)达到6.07美元,同比增长12%,销售收入达到222亿美元,较去年同期增长不到1%。这组数据不仅超出了市场分析师的普遍预期,也显示出业绩在一定程度上的稳定。然而,令市场失望的是,公司管理层首次在过去13年中未能发布完整的2026财年全年业绩预期,这一罕见举措在很大程度上加剧了市场的不确定性情绪。
公司管理层明确指出,贸易政策和全球宏观经济环境的持续不确定性,尤其是美国前总统特朗普时期遗留的全球贸易和关税政策,给国际出口业务带来了沉重压力。联邦快递预计2026财年第一季度的收入将持平或小幅增长2%,每股摊薄收益在2.90美元至3.50美元之间,但该预测同时也反映出预计将面临约1.7亿美元的国际出口负面影响,其中跨太平洋运输路线受影响尤为明显。 贸易紧张局势及政策不确定性推动联邦快递采取了更为谨慎的市场策略,首先表现为暂停年度指引的发布。分析师对此反应强烈,摩根士丹利分析师Ravi Shanker提出市场此前期待公司能给出2026财年的明确指引,管理层的逆转被视为负面信号,导致股价出现大幅波动及下跌。实际上,投资者对未来业绩的信心较为脆弱,情绪更趋谨慎和观望,这也是股价下滑的重要原因之一。 另一方面,联邦快递持续推进的成本削减措施也成为市场关注重点。
首席财务官John Dietrich表示,公司已进入成本控制模式,当前更优先考虑提升运营效率和降低服务成本,而非扩张运输能力。去年年底,公司宣布计划将FedEx Freight拆分为独立上市公司,预计在18个月内完成,这一战略调整旨在提升各业务板块的专注度和盈利能力。 成本削减和业务结构调整固然有助于长期盈利能力的提升,但短期内可能带来一定波动。在高度竞争且利润空间有限的物流领域,任何转型措施都必须谨慎平衡发展与市场需求。加之全球经济复苏不稳定,国际贸易摩擦不断升级,联邦快递在提升股东回报的道路上面临挑战。 从股价表现看,2025年以来,联邦快递股票已累计下跌约18%,与同在运输空运行业的联合包裹服务公司(UPS)超过20%的跌幅相近。
整个行业的市场情绪承压,反映出投资者对该板块整体盈利前景的担忧。日均股价波动率(ATR)的数据表明,联邦快递股票近期波动剧烈,容易触发技术性卖盘,加剧价格波动和市场不确定感。 深究联邦快递面临的外部压力,全球贸易政策的不确定性无疑是关键因素。美国与主要贸易伙伴之间的关税政策调整,使得跨境货物流通成本增加,尤其是亚太区域的海运和空运线路受限,直接影响公司营收和利润。同时,全球经济放缓和疫情后供应链调整带来的复杂局势,也使得物流需求波动加剧,给联邦快递的业务规划带来挑战。 不过,联邦快递依旧展现出坚定的经营韧性与战略调整信心。
管理层明确表示,将继续加强透明度,随着宏观环境的明朗化,恢复全年的财务指引。公司积极推进业务整合,通过技术和运营创新提升服务效率,力争为投资者创造更稳定回报。 此外,物流行业的数字化转型和绿色物流趋势,也为联邦快递提供了未来增长的机遇。随着电子商务持续扩大,客户对快速且可追踪的物流服务需求日益增加,联邦快递在技术投入和服务优化方面的努力,将可能在中长期内增强竞争壁垒。 总的来看,联邦快递当前的股价下跌不仅仅是财报数字的波动,更深层次地反映出全球经济环境的不确定、政策风险的加剧以及行业自身的转型阵痛。投资者在看待联邦快递时,需综合考量其强大的品牌资产、持续的成本管理以及应对复杂国际形势的战略能力,同时密切关注宏观政治经济动态对贸易政策的影响。
未来,联邦快递能否稳住业绩增长的脚步,在变革中寻找到新的发展引擎,是资本市场和行业观察者共同关注的焦点。尽管挑战明显,但凭借其行业领先地位和执行力,联邦快递依然有潜力在新一轮全球物流变革中保持竞争优势。投资者应理性评估风险与机遇,结合自身投资策略,做好资产配置及风险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