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NASA)作为全球航天领域的领导者,一直在推动深空探测与载人航天任务。然而,在2025年特朗普政府提出的2026财年预算草案中,NASA面临前所未有的资金削减,预计将大幅减少近四分之一的预算。这一削减不仅削弱了NASA的科研能力,更可能影响到美国在未来月球与火星探索中的竞争力与领导地位。本文将深入剖析预算中具体的削减项目及其潜在影响,探讨这些变革背后隐藏的风险与问题。首先,该预算方案拟将NASA整体预算从近248亿美元削减至约188亿美元。若按通胀因素调整,这将是自1961年以来NASA遭遇的最严峻财政预算,这个时间点正是美国首次实现载人太空飞行的开端。
资金的大幅缩减将直接导致NASA对机器人科学任务与技术研发的投入减少近一半,同时限制国际空间站(ISS)的运营与研究资金,部分深空探测器被迫提前退役,包括已经在轨运作多年的关键科学探测任务。这种大刀阔斧的资金削减,最直接的后果是NASA现有和未来的科研计划将面临停滞,特别是在探索太阳系更远目标的能力被严重削弱。美国的月球与火星探测计划正处于关键转型期。特朗普预算进一步确认将取消NASA定制打造的重型发射系统(SLS)火箭和猎户座飞船(Orion),只在即将执行的Artemis II和Artemis III两次任务后终止。虽则SLS和猎户座飞船成本高昂且为单次使用设计——一个月球任务成本超过40亿美元,却仍承载NASA载人深空探索的关键角色。官方则希望未来依赖更低成本的商业运载工具,这虽然从经济角度看具吸引力,但目前可用的可重复使用运载系统尚未完全成熟以支持长期且复杂的深空载人任务,发展与测试周期仍需时日。
研究人员和航天工程师普遍担忧这样的预算方向过于激进,可能使NASA难以稳定并安全地维持后续载人月球和火星任务的连续性,间接影响构建月球轨道空间站和最终月球基地的计划。与此同时,特朗普预算的负面影响仍是多方面的。预算中最令人担忧的措施之一是对核动力推进技术的全面取消。DRACO核热推进器示范任务被直接叫停,而核热与核电推进系统被完全剥离资金。这类技术被许多专家视为未来火星及深空货物和人员运输的关键突破,能有效提升推进效率,缩短航行时间,降低任务风险。相较于2024年初步投入的1.17亿美元,2026年预算提案中彻底夭折该项技术研发项目,显示出政府对前沿航天技术投资的明显退缩。
更严重的是,正式的运营任务也面临被迫停摆。特朗普预算建议停运至少19个在轨运行的NASA科学探测器,包括唯一在木星轨道运行的朱诺号(Juno)探测器、已绕过冥王星并向星际空间前进的新视野号(New Horizons)、现阶段正在追踪小行星阿波菲斯的OSIRIS-APEX、以及长期观测黑洞和超新星环境的钱德拉X射线望远镜。虽然这些飞行任务所占比重在NASA年度总预算中不高,约1%~2%,但其科学价值和对外太空认知的推动作用极其深远,尤其钱德拉望远镜的退役,将使类似级别的天文观测直到2030年代末才有可能以新任务接替。其他重要影响还包括美国对欧洲空间局(ESA)ExoMars任务的支持被割舍。近年NASA加盟对唯一的ExoMars火星车“罗莎琳德·富兰克林”提供了数亿美元的资金和技术支持,该项目曾因美国在2013年退出和俄乌冲突导致欧洲与俄罗斯项目关系紧张而中断。今次预算方案若落地,不仅削弱了这一国际合作示范项目,还可能削弱美国与欧洲持续合作开发火星及深空探测项目的战略地位。
与此同时,国际空间站的未来同样面临挑战。在资金被削减26%后,人员支持与科学实验的规模和待遇不得不缩减。NASA预计会把空间站运作维持在最低安全标准,限制科学任务数量并减少补给航班次数。当前国际空间站的使用寿命规划至2030年,但若提前削减运维预算,实际科研产出和乘员体验都可能大幅下降。商业空间站尚未成熟,短期内难以替代国际空间站的科学和运营地位,这无疑将成为美国航天科研的短板,也让中国的天宫空间站在近地轨道上的研究能力相对凸显。这种预算紧缩对人体生命科学研究也极具负面影响。
对人类在太空长期生存机制的研究是火星载人任务的关键所在,包括辐射暴露对身体的损害、长期隔离引发的心理和认知健康问题、重力变化对骨骼和肌肉等的影响等。特朗普预算中相关研究经费由去年1.51亿美元缩减至仅4000万美元,削减幅度显著。这将迫使NASA关闭大量关键研究项目,影响对未来长时载人使命所需生命科学重大危机的理解与解决方案制定,也不利于与其他研究机构如国立卫生研究院的合作。总体来看,特朗普政府的预算方案体现了强烈的成本控制和政府规模收缩倾向,尤其针对科学与技术领域的投资表现出明显的谨慎甚至悲观态度。虽然部分资金被注入新兴的商业火星任务计划和火星适配型航天服及先进计算机硬件开发,但整体上削弱了NASA作为引领国家航天科学创新和工程技术突破的核心能力。这不仅会影响美国在全球航天舞台的领导力和话语权,也会削弱与国际伙伴的信任与合作基石。
面对这些挑战,美国国会已表现出一定的抵制态度,部分议员如德州参议员特德·克鲁兹表态支持恢复部分SLS和猎户座项目经费,并继续推动Gateway月球轨道站计划,但关于科研与地球科学的拨款是否能得到恢复尚存疑虑。NASA近乎停滞不前的未来必将依赖于政策制定者、科学界和商业创新领域的共同努力,寻找在有限资源条件下推动人类迈向新的星际征途的可行路径。作为全民关注的国家科研旗舰,NASA能否摆脱财政紧缩的困境,不仅关乎美国航天使命的成败,也影响全球太空科学的整体进展与人类探索宇宙的共同梦想。未来数年,NASA将面对前所未有的内部调整和外部竞争。如何在预算限制下优化任务布局,强化与商业航天公司与国际伙伴的协作,持续保障载人航天和机器人探测任务,是决定NASA是否能够真正“重振辉煌”的关键。特朗普政府的预算方案虽然带来了不确定性和风险,但恰恰也是推动NASA重新思考使命与战略的催化剂。
只有在科学理性和政策智慧的指引下,美国航天事业才能稳步前行,继续引领人类向着月球、火星乃至更远的星际空间迈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