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全球气温持续升高,气候变化对人类健康的影响日益显现。除了引发心血管疾病、热射病和呼吸系统问题之外,最新研究显示,全球变暖还可能显著增加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症的负担。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症是一种常见的睡眠障碍,患者在睡眠过程中发生反复的气道塌陷,导致呼吸暂停和低通气,严重影响睡眠质量及身体健康。全球约有近10亿成人受其影响,其未得到有效治疗甚至与多种慢性疾病和过早死亡相关。研究发现,环境温度升高会使睡眠时间缩短和质量恶化,而高温对OSA的影响则长期未被充分认知。最新基于超过11.6万用户的设备监测数据分析表明,日均高温显著提高了睡眠呼吸暂停的发生概率。
具体数据显示,当环境温度达到27.3摄氏度(第99百分位)时,OSA的发生概率较低温(6.4摄氏度,第25百分位)时提升了45%。这个非线性剂量反应关系在多个国家和地区均有体现,欧洲多国展示了更为显著的升幅。此发现足以引起全球公共卫生界的高度关注,因为温度的升高直接导致更多人口陷入OSA,并进而引发健康和经济上的连锁反应。温度升高带来的OSA发病率增加不仅使患者的生活质量降低,还使患病群体的健康风险加剧。研究指出,OSA严重程度的提升与高血压、糖尿病等慢性疾病的发生存在剂量-反应关系,同时增加车祸等安全事故的风险。此外,睡眠呼吸暂停若长时间未能有效治疗,会明显加重身体负担,增加医疗资源的使用和社会成本。
经济层面,OSA相关的工作效率下降及缺勤问题日益突出。据估算,仅温度升高引起的OSA增加在2023年就导致了全球范围内数百万健康生活年(DALYs)的损失,所对应的生产力损失达数十亿美元。未来气温持续上升的情景下,到2100年,预计OSA的负担将翻倍甚至更多,造成的经济和社会压力将更加沉重。气候预测模型表示,如全球平均温度上升超过1.8摄氏度,OSA的患病率和严重度将进一步加剧。这种趋势不仅针对目前较发达国家,也必然波及全球尤其是资源和基础设施较薄弱的地区。尽管发达地区具备更先进的冷却设备和医疗资源,但气温升高的负面影响仍不可小觑。
而在发展中国家,基础设施不足导致的热应激问题更为突出,居民更易遭受睡眠障碍恶化的困扰。此外,研究指出,男性、体质指数较高者及平均睡眠时长超过6小时的用户更易受到高温环境中OSA发生率提升的影响。年龄因素对这种关联则影响较小。虽然部分人群可能通过空调等适应手段缓解高温带来的影响,但全球适应能力差异巨大,贫困和低收入国家面临的挑战尤为严峻。需特别关注的是,当前研究样本主要来源于拥有消费级睡眠监测设备的用户,这一定程度上低估了低收入人群的受影响程度。此外,监测设备虽获得美国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FDA)认证,其对呼吸暂停程度的检测具备良好的准确度和一致性,但仍不能完全替代多导睡眠监测(PSG)等医疗级检测。
多晚连续监测的优势显著,尤其在考虑夜间OSA严重度的波动性时。全球气温不断上升,同时伴随睡眠时间减少和睡眠质量下降,将导致未来睡眠相关疾病负担不断攀升。OSA与失眠、睡眠呼吸障碍等问题相互交织,进一步削弱个体健康水平和生产力。经济研究表明,睡眠障碍相关的劳动力损失、医疗费用和交通事故成本极高,通过调整气候政策、限制温室气体排放,有望有效降低出现类似健康风险的概率。推广和普及OSA筛查、早期诊断及治疗,在健康干预中占据重要地位。针对温度升高引发的风险,应加强公共健康宣传,提高人群对热环境与睡眠质量关系的认知,同时发展更为便捷和精准的睡眠诊断工具。
热应激下的睡眠障碍,特别是OSA的增多不仅是气候变化的伴随问题,更是全球健康危机中的一环。现有研究强调,要在全球范围内结合环境治理与医疗策略双管齐下,减少气候变暖对健康的多重负面影响。加强跨学科研究,以及制定更具前瞻性和适应性的健康政策对于减少未来OSA负担至关重要。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症患者若能够获得及时诊疗,健康预后将显著改善,相关社会经济负担也会减少。随着科技进步,更多基于人工智能及物联网的睡眠监测设备正在推广使用,有助于大规模监测和管理睡眠障碍,尤其在暑热环境不断加剧的背景下显得尤为重要。总结来说,全球变暖不仅对传统的呼吸、心脏等系统疾病构成威胁,更通过影响睡眠质量和OSA发生率,深刻影响人类健康及生产生活。
只有全球社会共同努力,限制温度上升幅度,才可能减缓并缓解这一新兴的健康挑战。同时,医疗、环境及政策各界应加强协作,推动科学研究和公共卫生实践,为应对气候变化加剧的睡眠障碍负担做好充分准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