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春季,安大略省达勒姆地区的邦姆维尔-奥沙瓦北选区联邦大选进入白热化阶段,使得一段跨越国境的政治友谊成为舆论的焦点。保守党候选人贾米尔·吉瓦尼(Jamil Jivani)因其与美国副总统J.D.范斯(J.D. Vance)的长久友谊被卷入这场政治风暴,甚至在当地引发匿名信件攻击和工会领导者的公开反对。吉瓦尼,这位由自由党短暂转向保守党的政治新星,如何成为这场选举焦点,到底折射出加拿大本土与美国政治交织带来的什么样的影响? 邦姆维尔-奥沙瓦北选区作为安大略省大多伦多地区东部的人口新划分地区,涵盖了从布满玉米田的郊区到仍在建设中的郊区社区,固定中产阶级与工人阶级聚集,是一个经济和政治气氛复杂交错的选区。该地区历来由保守党稳固掌控,但本次选举却格外受到中美政治动态的影响。 吉瓦尼与范斯的友谊始于2010年,两人在耶鲁法学院同期就读时因共同的社交尴尬而结识,从此建立起深厚的私人关系。范斯,知名的《乡村忧歌》(Hillbilly Elegy)作者,前俄亥俄州参议员,现任美国副总统,其政治立场经历了由反对特朗普到成为特朗普主义的继承者的重大转变。
吉瓦尼本人也有着相似的政治轨迹,先后由自由党支持者转变为坚定的保守派文化斗士,积极宣扬反“觉醒文化”(wokeness)等右派议题。 两人友谊除私人层面外,也具有政治象征意义。范斯曾聘请吉瓦尼作为其创办的慈善机构“我们的俄亥俄复兴”(Our Ohio Renewal)的法律与政策顾问,强化两人的合作纽带。尽管该组织成效有限且已于2021年停办,但这段合作者关系在公众视野中构建了两人政治与价值观上的紧密联盟。 进入加拿大政坛后,吉瓦尼以直言不讳的文化保守派身份崭露头角。他积极参与围绕基督教权益、家长权利和反对多元文化倡议(DEI)的政治运动,引发了社会广泛关注和部分批评。
2024年,他发起“保护加拿大基督徒”的请愿,强调基督教群体面临的迫害风险,并获得范斯在社交媒体上的公开支持。范斯在推特上直言世界各地基督徒普遍被迫害,支持吉瓦尼的立场,这一跨国政治表达无疑加剧了加拿大国内对他政治立场的争议。 然而,吉瓦尼与范斯的关系也成为反对派和部分选民质疑的焦点。随着特朗普政府对加拿大施加关税压力,并在政治言论中威胁加拿大主权,吉瓦尼作为其亲密盟友被指责未能积极保护本国利益。当地工会代表尤为关切,尤其是代表汽车工人的温弗雷德·格雷(Jeff Gray)公开表示,吉瓦尼没有尽责向美国政府施压反对关税,质疑其是否真正代表选民利益。 民主党竞争对手布里奇特·吉拉德(Bridget Girard)利用这一点积极发声,主张吉瓦尼的文化战士形象分裂社会,政策充满煽动性,而且他的“停止多元文化倡议”和“家长权利”请愿实际上是针对LGBT2S+群体的暧昧抗议,欠缺包容与共识建设。
这场选举也因此变成一场关于加拿大文化认同、境外政治影响力以及保守主义未来方向的较量。 尽管媒体和部分选民将焦点聚集在吉瓦尼与范斯的跨境关系及其政治意涵,但选区内的实际议题依然聚焦于经济现实和社区关切。经济层面,通用汽车位于奥沙瓦的工厂仍是地区最大的雇主之一,尽管近年来企业规模有所缩水,但关税威胁对当地制造业产生实际影响,引发当地工人和工会的高度警惕。生活成本、可负担住房与交通拥堵等社会问题依旧是选民心头大事。 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吉瓦尼试图通过强调治安和社区安全等传统保守党议题,争取选民支持,希望摆脱跨境政治争议带来的负面影响。在与保守党领袖皮埃尔·波利耶夫(Pierre Poilievre)共同参加的加拿大优先集会上,吉瓦尼展现出强烈的政治自信,力图塑造自己作为未来党内重要角色的形象。
然而,这种带有美国极右色彩的文化保守主义是否适合加拿大多元且渐趋进步的社会,引发了持续的辩论和选民分歧。许多民调显示,因特朗普风格的政策和言论,加拿大主流民众对保守党的整体支持出现滑落,而吉瓦尼的个人形象和他与范斯的关系,也成为部分未决定选民重新评估的因素。 总的来说,2025年达勒姆选区的选举展现出一个有趣的地方政治现象:加拿大选民开始更直接地关注与美国政治的联动和外部影响。在一个传统的保守党铁票仓,吉瓦尼所代表的保守主义新潮流正遇到难以想象的内部和外部挑战。范斯作为美国副总统与吉瓦尼的关系,不仅象征着跨境的政治网络,同时也成为该地区文化和价值观争议的标杆。未来的选举结果将在很大程度上反映加拿大选民如何在本土利益与国际政治间寻找平衡。
在这一过程中,加拿大的政治环境也显现出更大转型的迹象。青年选民的政治倾向变化、劳工阶层的经济焦虑、以及对身份政治的态度调整,都促使各政党重新考量其策略和议题。吉瓦尼与范斯的故事,是这种时代变迁的一个缩影——一段跨国友谊,牵连起两国深刻不同的政治文化,并最终在选票与舆论间形成了一个复杂的交汇点。随着联邦大选临近,达勒姆的选民们正置身于一场不仅关乎地方未来,更牵动国际关系走向的政治较量之中。